商品售后服务网

推行外企社会责任:超现实,还是大趋势?
[发布时间:2008-09-16 00:00:00 点击率:]

  □ 来建强

  

  9月9日,商务部在厦门举行第12届中国国际投洽会期间,以征求意见的方式发布《外资投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性意见》。这一指导意见从保障权益、企业诚信、保护环境、社会和谐等几个基本方面,确定了外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原则内容。对于推行外企社会责任,有不少人认为这是“超现实”之举。

  

  “超现实”:归根结底是牵涉到了地方利益

  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发布当天,商务部外资司在厦门举办了一场“跨国企业社会责任研讨会”并组织包括江苏、广东、上海、四川、辽宁等省市有关负责外经贸工作的官员召开座谈会,要求提出完善指导意见的建议。

  上海市浦东新区经委主任吴泉国主张推行外企履行社会责任。他说,浦东新区开发开放18年来,一大批中外资优秀企业集聚,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了引领作用。截至目前,落户浦东的有257家全球500强企业、108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30家外资研发中心、503家中外资金融机构、100多家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性机构。

  广东省、辽宁省等负责外经贸工作的官员担心,要求外企履行社会责任恐将对地方吸引外商投资不利。“相对于上海浦东,我们发展落后,对企业的要求还停留在强调纳税、安排就业等现实内容。”辽宁的一位官员说。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张炳光认为,在外资企业推行社会责任方面存有争议,甚至认为这是“超现实”的做法,归根结底是牵涉到了地方利益。

  “近年来,一些大型外资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事件被频频公之于众,这里面有外资企业对环保等社会责任不够重视的原因,甚至刻意逃避环保责任,而更重要的是,一些地方出台的‘土政策’成为外企环境违法行为的‘保护伞’。”张炳光说。

  

  强化企业责任给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提出新挑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麦当劳、耐克、迪斯尼、沃尔玛等跨国公司相继对中国供应商和分包商实施以劳工标准检查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责任运动。“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迅速破冰,进而形成中国公司强化企业责任的潮流。

  近年来,纺织企业的外部贸易模式发生很大变化,过去由价格引发的优势逐渐地被服务所取代。全球整个纺织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方把更多的注意力逐步转移到了企业社会责任和贸易环境。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2005年成立了社会责任推广委员会,并启动了国内首个行业自律性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该体系以我国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为基础,同时考虑到了纺织行业的特殊性,围绕用工行为涵盖了管理体系、劳动合同、童工、薪酬与福利等10项核心要素。

  据福建省晋江市经贸局介绍,截至今年8月,该市已有100多家规模以上出口企业采纳了欧美版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该标准注重企业是否实行合法的劳工标准,曾对晋江的纺织服装、制鞋、塑料加工等行业冲击较大。

  截至今年上半年,20多家央企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展示了企业在社会责任工作方面的进展。7月中旬,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央企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不仅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证市场供应,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自主创新工作,而且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参与扶贫助教、慈善捐助等社会公益活动,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近,跨国公司在中国此起彼伏地卷入贿赂丑闻,违规经营及其产品质量缺陷问题被频频曝光,抵制组建工会受到谴责……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研究员王志乐认为,中国企业加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潮流和中国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给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强化外资企业社会责任:

  大势所趋的“攻坚战”

  商务部外资司有关负责人就出台指导意见的态度很坚定。这位负责人表示,近来由于外资政策的调整对国内一些地方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但在外资投资企业中推行社会责任是大势所趋。

  上海市浦东新区在推行外资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作了有益尝试。吴泉国说,浦东新区借鉴国内外有关权威标准,如全球契约、SA8000、即将出台的ISO26000等,制定实施了《浦东新区企业社会责任导则》,还制订了一个可量化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涵盖了生态文明、和谐劳动关系、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等内容,从去年10月起开展试评估以来,已有9家企业首批通过。

  四川省外经贸主管部门的一位官员认为,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完善外资企业行业管理的工作。但各地在外资企业中全面推行社会责任将是一场“攻坚战”,因为从对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统一思想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评估的具体操作,都还存在着一些困难。

  出席“跨国企业社会责任研讨会”的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高级经济学家凯恩·戴维斯建议,环保部、国资委等都有出台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规定。应考虑将这些出自不同部门的政策有效整合起来,避免政出多门,加强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执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