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四川:贫困发生率从80%到 3%的奇迹
[发布时间:2009-09-23 00:00:00 点击率:]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四川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四川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由建国初期的80%下降到目前的3.1%以下,特别是改革开放短短的30年里,全省农村解决了2457.5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在四川历史上乃至全国范围内,都是一个了不起的巨大奇迹、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五个阶段:

  从土地改革到建设小康社会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农村扶贫经历了以下5个不同的阶段。解放初期,四川农村与全国一样还处于一穷二白的现状,凉山州还处于原始社会;解放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波澜壮阔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使农村生产力获得一次大解放。广大农民有了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生产迅速恢复,生活明显改善。到1978年底,全省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由1949年的4389万人减少到2600万人,绝对贫困发生率由80%下降到39.9%。社会主义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提供了最基本的制度保障。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四川率先推行土地“大包干”的农村改革。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农村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普贫”现状得以彻底改变。到1985年底,全省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1509万人,绝对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2.8%。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一整套农村政策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面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和物质基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盆周山区等地,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环境制约而发展缓慢,一部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专项扶贫开发,并从1986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为此,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项政策,并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立了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到1993年底,全省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877万人,绝对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2.7%。

  1994-2000年。随着扶贫开发的深入,贫困面逐渐缩小,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那些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扶贫难度更大的地区。针对这种情况,为进一步加快扶贫开发的步伐,省委、省政府1994年制定并开始实施四川农村“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用7年左右时间大打扶贫攻坚战,也就是到2000年末,基本解决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7年间,省委、省政府不仅每年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开发中的具体问题,而且于1996年作出了《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还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黔江精神、巴中经验、劳务输出等典型经验,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先后在全国推广,引起了强烈反响。到2000年底,全省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308.2万人,绝对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4%。扶贫开发形成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合力攻坚的新局面。

  进入21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扶贫开发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1年国家确立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首次提出了“低收入贫困人口”新概念。 四川省委、省政府2001年制定并开始实施《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8年多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各级财政、各行各业、扶贫社团、社会各界等,投入到贫困地区的各类扶贫资金达1003亿多元,其中,中央、省、市、县财政性专项扶贫资金达145.4亿多元。8年多来,一个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惠农政策扶贫和社会各界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已经形成,农村扶贫开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0年“规划”确定的目标有望如期实现。  

  60年变迁:

  从一穷二白到“五新”格局  

  通过以上五个阶段的扶贫,四川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主要表现在:一是贫困人口继续减少。8年多来,解决了142.5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绝对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1%以下;提高了529.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以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安排为标志,千百年来没有解决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一举全面解决,农村扶贫进入了一个低保救助和扶贫开发双轨运行的新阶段。2008年与2000年相比,全省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62元、增长2.36倍,人均财政预算内收入达到228元、增长1.7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15元、增长1.18倍。其次是生产条件显著改善。8年多来,9020个省定重点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式的新村扶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民生存条件优化,总体上出现了新设施、新产业、新生活、新环境、新风尚的“五新”格局。 

  不仅如此,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畜饮水工程累计解决了贫困地区570万人、5052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移民搬迁项目使全省12万户、50多万贫困人口走出了高寒山区、深山区、石山区和水淹区,摆脱了地域致贫的桎梏。在甘孜州、阿坝州牧区实施“人草畜”三配套建设项目,使2.52万户牧民摆脱了贫困。“藏区牧民定居”和“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全省贫困户人均住房达到18平方米,极大缓解了贫困农民住房难、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此基础上,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省实施教育资助行动,2007年起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做到应免尽免,解决了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上学难问题;并实施了《民族地区十年教育行动计划》。劳务扶贫挂牌基地学校81所,劳务转移培训34万多人,输出贫困户农民工27.5万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723万人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明显增强。2008年全省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中334万贫困人口参合;全省75.8%的贫困村有卫生室。同时,贫困村文化、广播、电视、电话等的普及率也大有提高,贫困群众市场观念增强,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扶贫工作还表现在特殊类型区扶贫开发成效突出。在特殊类型区的扶贫开发中,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成效特别突出。试点覆盖全州13个县,总投资32.1亿元,试点期限5年。截至目前两年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1.6亿多元,项目建设效果明显。实现了2.6万名病区儿童易地学习生活,完成了25所学校扩建;对11.6万病区群众实施口粮供应达1729万公斤;新建饮水安全工程521处,解决了8.5万人的饮水安全困难;建设20个福利中心及农村敬老院;255个村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为2610户散居患病户和特困户建设住房;启动24个村、1915户、9298人整体搬迁安置,13个安置点、22个小区扶贫新村拔地而起,防病治病取得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