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100个中国名牌产品 891个福建名牌产品 名牌扮靓福建经济
[发布时间:2007-11-15 00:00:00 点击率:]

    近两年来,福建名牌产品在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福建省质量技监局日前向记者提供的相关数据表明,截至目前,福建省共有100个中国名牌产品、891个福建名牌产品,这近千个名牌产品正成为促进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以及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力量,在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2006年为例,福建省名牌产品的市场销售额达就到了2703亿元。
    据福建省质量技监局局长黄序和介绍,目前,福建省名牌企业不仅是当地产业集群的支撑,而且还起着集聚、辐射、带动和服务产业发展的作用。2005年,地处福建省南安镇的中宇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申鹭达集团有限公司、九牧集团有限公司和辉煌水暖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陶瓷片密封水嘴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后,带动了当地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的发展,进而形成了产业竞争优势,打响了中国建材之乡和中国水暖城、中国水暖阀门基地(镇)等区域品牌。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福建南安、浙江温州、广东开平的水暖洁具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90%。其中,南安镇4家中国名牌企业的年产值就达10亿多元,占福建省水暖器材产业经济总量的1/3。眼下,南安镇正在全力打造福建省水暖专业工业区和全国规模最大的水暖专业市场——中国水暖城。中国水暖城是福建省面向全国的产业集群基地之一,占地13.33多公顷,预计总投资15亿元。目前,福建省已初步形成了铸造、机械加工、抛光、电镀、装配五大配套完整的产业集群。

四轮驱动重培育


    据悉,福建省拥有中国名牌及国家免检产品的数量已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五位,并因此跻身名牌大省行列。而这种成效的取得,与福建省政府、职能部门、企业以及社会“四轮驱动”育名牌密切相关。
    福建省委、省政府对名牌工作高度重视,并把它作为加快产业集群培育、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引导和扶持力度,纷纷出台奖励政策,奖励资金从10万元、5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福建省质量技监部门作为职能主管部门,始终把名牌工作作为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手段,加大对企业的指导和帮助。一方面,研究制定争创中国名牌产品滚动计划,确定培育重点;另一方面,指导帮助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体系和计量体系建设,夯实质量基础,加强对企业品牌创建的指导。随着名牌效应的显现,企业争创名牌的意识和热情日趋增强,社会各界对名牌也十分关注,形成了培育名牌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福建省还十分重视农产品品牌的培育,注重挖掘和宣传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对此,黄序和强调指出,福建省虽然属于沿海省份,但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主导产业的重点企业中,而全省60多个县、市中还有3/4的地方,在最近两三年内很可能仍与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无缘,但这些县、市可以围绕特色农产品做名牌培育文章。因此,福建省在工业产品发展相对薄弱的山区农业县、市,重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是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名牌战略的一大亮点。目前,福建省已有16个产品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其中,14个来自农产品。

找准问题促发展


    今年以来,针对福建省在名牌培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福建省质量技监局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
    黄序和说,福建省名牌培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名牌企业整体规模较小,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在现有的中国名牌企业中,拥有核心技术和发明专利的少,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的不多,且建立省级以上技术中心的还不到20%。同时,劳动密集型名牌产品居多,容易受到市场、原材料等因素的影响。二是名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目前,泉州、厦门、福州是福建省名牌的主要集中地,这3个市拥有的中国名牌产品量占该省的81.6%,其中,仅泉州市就占到了51.3%。
    基于此,福建省质量技监局围绕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情况以及研发经费投入、参与标准制修订、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广、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等指标,对已获得中国名牌、国家免检和福建名牌的产品逐类进行竞争力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鼓励、引导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加大产品研发投入,重点研究拥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同时,加快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同时,该局还累计投资两亿多元更新了技术装备,并配置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先进仪器设备,提高了技术保障能力。目前,福建省质量技监局正在抓紧筹建几个国家级检测中心的步伐,使之尽快投产,进一步提高和增强质量技监部门服务该省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名牌战略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