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中美双边投资快速增长态势显著。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今年1至5月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较去年仅小幅增长0.85%,但美国对华实际投资15.8亿美元,同比增长22.6%;同一时期,中国对美投资更高速增长76%。专家预测,此次高规格、坦诚务实的对话将对两国的经贸合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美打造经济开放2.0版:第五轮对话91项成果创新高
作为落实今年6月初“习奥会”成果的一次重要对话,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成功完成了承上启下的使命,其达成的91项成果创下历年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新高。中美双方在投资、贸易、金融、经济政策等多个领域达成了一定共识,对于开启中美经济合作2.0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投资:双边准入开放破局
作为此次对话最受关注的一项成果,中美两国同意将尽快进入双边投资协定(BIT)的实质性谈判阶段。中美双方认识到制定一套包括开放、非歧视和透明度等高标准的双边投资协定对双方都是重要的,并高度评价此前谈判取得的进展。此前双方已经经过九轮技术性讨论。该投资协定将对包括准入环节投资的各个阶段提供国民待遇,并以“负面清单”模式为谈判基础。
准入前国民待遇是指在企业设立、取得、扩大等阶段给予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不低于本国投资者及其投资的待遇。负面清单是指凡是针对外资的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或业绩要求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均以清单方式列明。
分析指出,这是中国加入国际新规则的信号,标志着我国外资管理体制将迎来重大改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已逐渐成为国际投资规则发展的新趋势,世界上至少有77个国家采用了此种模式。“2012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经济体,在这一背景下,中方需要通过与美国在内的其他经济体缔结投资协定,确立更高层级的法律框架,从而切实提升中国投资者权益保障水平,促进对外投资。”
分析同时指出,双边投资协定对签署双方是对等的,这同样也会对我国企业“走出去”起到正面推动作用。
市场:中方考虑扩大服务业开放
专家认为,鉴于两国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在很多行业并非直接竞争对手。双方对外资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放宽将为中美在扩展经贸合作方面带来巨大机遇。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项目主管白乐明表示,如果投资协定谈判能使中国的服务业更加开放,这将对中国有益,这一协定也有助于减少中国赴美投资企业的疑虑。
对此,中方在此次经济对话中承诺,正积极研究进一步主动扩大服务业开放的措施,包括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该试验区将试行新的外资管理模式,并营造各类国内外企业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此外,中方正积极考虑在电子商务、商业保理等领域扩大开放。
贸易壁垒:美方承诺给予公平待遇
在以往饱受诟病的美方限制对华高技术出口方面,美方再次承诺,在出口管制体系改革过程中给予中国公平待遇,通过促进和便利民用高技术物项对华民用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出口,认真考虑中方关切;双方重申,将继续通过中美高技术与战略贸易工作组讨论出口管制问题。
过往美国也曾多次表示将改革出口管制,推动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但迟迟未见实质性措施。对此,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际经济合作室主任、研究员张建平表示,高技术产品出口对华限制是目前中美贸易中的一大难题,相信随着BIT谈判的推进以及对等开放程度的加大,美国高技术出口也将迎来一定程度的突破。
此外,针对“中企赴美投资屡遭歧视”的问题,美方承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所有投资审查都仅限于国家安全,而不是经济或其他国家政策。当一项交易引起国家安全风险时,CFIUS将尽可能迅速地解决,包括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缓和措施,而不是禁止交易。此外,美方承诺与对待其他国家投资者一样,对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中国投资者保持开放的投资环境。
张建平表示,此次对话无论是贸易投资领域还是气候能源环保领域,均取得了较多进展,称得上是中美经济合作的一个升级版,尤其是在BIT谈判层面,双方同意将进入实质性进展,随着双方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于双方企业进入对方市场都将创造良好的条件并带来全方位的市场机会。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利好多行业
我国外资管理体制或大变
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日前闭幕,业内人士认为,此轮对话不仅对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开辟了新局面,而且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打开新格局。根据中美双方公布的具体成果清单,双方承诺在能源、环保、卫生、科技与农业等诸多领域加强合作,中国多个行业迎来利好。
对外开放将迈进新阶段
在此轮对话中,双方承诺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框架下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
G20与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其佐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相对低迷,发达经济体复苏出现分化,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各国都希望借助更大的外部市场应对危机并取得新发展。中美两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协调,对于全球其他经济体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将产生重要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此轮对话中,中方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与美方进行投资协定实质性谈判。有专家表示,此举意味着我国对外资的“国民待遇”将首次延伸至“准入前”。我国外资管理体制也可能发生重大改变,对外资或从当前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全面转向“负面清单”模式。这也意味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迈进新的历史阶段,其意义堪比当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联合国贸发会议经济事务官员梁国勇认为,在多边贸易体制目前难有突破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下一阶段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特别需要在区域和双边层面有更大的作为。一方面,应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继续推进,另一方面则需要在与重要发达经济体的贸易和投资谈判方面“破局”。中美投资协定谈判,无疑是这方面的积极进展。
推进能源领域对话合作
根据中美双方公布的具体成果清单,双方承诺在能源、环保、卫生、科技与农业等诸多领域加强合作。分析人士表示,这为中国相关行业带来极大利好。
中美双方在此轮对话期间决定进一步推进在能源领域的对话和务实合作。双方签署了《美国能源监管委员会与中国国家能源局加强能源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决定在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框架下,积极为执行既定项目提供必要条件,鼓励两国企业建立合理商业活动。
环保合作方面,双方决定下一步继续合作,加快长期可持续的大气质量改善工作。此项工作以双方正在开展的合作为基础,包括分享有关电厂技术、实践和激励性措施方面的战略和信息,以便能以成本效率较高的方式实现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
汪洋会见中美企业家妙语连珠
出席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国务委员杨洁篪,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和常务副国务卿伯恩斯11日在华盛顿共同会见两国企业家。
汪洋表示,中美经济合作好比一艘大船,企业界就是这艘大船的水手。船如何行驶得更稳更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手的努力。水手们处在大船前进的第一线,了解大船在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复杂情况。切实解决两国企业界在经贸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助于推动两国经济关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向前健康发展。
汪洋还用四句大白话总结中美对话: 第一句是“万事开头难”。他指现在中美开头不错,本轮经济对话取得91项成果,如果一一公布,恐怕“晚宴将变成早餐会”。
第二句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汪洋强调,在经济对话具体成果之外,还有一个看不见的成果,就是中美对话团队相互了解,为今后合作打下坚实基础,这一成果更胜具体收获。他举例,现在自己和共同主持经济对话的美国财长雅各布·卢已成朋友,“我想第二个阶段争取成为哥们儿,第三个阶段争取成为铁哥们儿”。
第三句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汪洋不忘提醒,“如果大家不理解,请到唐人街中餐馆或者去中国品尝”。
第四句是“不怕慢就怕站”。汪洋引用《伊索寓言》龟兔赛跑的故事说,中美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发展不可能日新月异,“没有兔子那样的速度”,但最重要的是不停顿,要“一起做锲而不舍的乌龟”。
杨洁篪强调,经贸合作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工商界是支持中美合作的中坚力量。两国元首就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为中美关系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也为中美经贸合作提供了指导。
雅各布·卢强调,美中是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两国经济保持增长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要充分挖掘两国经济的合作机遇,这对促进两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伯恩斯则称两国企业是中美之间的商业大使,也是两国人民交往的最前沿,中美企业的合作改变了两国人民的生活。美方愿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建立开放、包容的国际体系,分享稳定和繁荣,向外界展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完全可能的。
中美两国企业家表示此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为两国企业间更为紧密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并从更深层次规划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会的中方企业家就赴美投资遇到的市场准入、资质认定、公平对待、加强中美新能源合作以及美即将实施的《美国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等问题表达了各自的诉求和关切。
出席此次活动的中国企业家包括: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董事长易军、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新奥集团董事长王玉锁。美国企业家有:贝莱德首席执行官芬克、康宁公司首席执行官威克斯、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公司首席执行官沃尔茨、杜邦公司首席执行官柯爱伦以及西部数据公司首席执行官米利根。
中美能源环保合作
全面开花
为期两天的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11日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闭幕。在此次对话中,中方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与美方进行投资协定实质性谈判。此外,双方在多个行业的合作获得积极进展,其中就包括智能电网、碳捕捉及页岩气等备受关注的领域。
在此轮对话中,中美双方在拓展能源、环保、科技、海洋等多个广泛领域达成务实合作,并签署了防范核材料非法贩运、供应链安全、海关联合培训等多个谅解备忘录或行动计划。
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美两国在确保能源安全、解决共同挑战方面拥有共同利益和责任。根据中美双方12日公布的具体成果清单,双方承诺在稳定国际能源市场、应急反应、确保能源供应多样化、合理有效利用能源等诸多领域加强合作、对话和信息共享。
双方签署了《美国能源监管委员会与中国国家能源局加强能源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扩展在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问题上的合作。中美双方均欢迎成立面向未来的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融资工作组。
中美双方还决定,继续在中美民用核能研究与发展行动计划与和平利用核技术等框架下开展合作,更有效整合与优化双方合作。下一次行动计划工作组会议计划于下个月举行。
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则成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一大新亮点。此次的战略对话首次举行气候变化专题会议。双方同意工作组有关合作倡议,继续落实两国元首就氢氟碳化物达成的共识,在重型车和其他车辆,智能电网,碳捕捉、利用和存储,温室气体数据收集,建筑、工业和交通能效等五大领域开展合作,并举行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签字仪式,宣布新增6对新的绿色合作伙伴和6个生态城试点项目。
此外,中美双方还将继续推进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清洁水、清洁大气、清洁高效交通、清洁高效电力、保护区、湿地合作、能效等七个行动计划下的具体合作取得进展,进一步实施绿色合作伙伴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为加快中国燃料清洁化进程和减少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双方承诺通过在华举行一系列页岩气开发技术研讨会等,积极推进在页岩气等非传统能源资源领域的技术和环保合作。
双方将启动投资协定实质性谈判则被视为此次对话的重大突破。美国前财长保尔森表示,这种“双边投资协定”有助于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并通过消除歧视性政策和做法确保市场进入渠道。
李彦宏参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发言为VIE正名
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7月10日至1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作为唯一的互联网产业代表应邀参加“中美企业家圆桌会议”并发言,这也是五年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首次出现中国互联网企业家。
在此轮中美对话中,李彦宏指出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y 协议控制)结构上市企业在美受到的区别对待,并建议美国政府能聆听企业的呼声,从制度上解除对中国在美上市企业的偏见,使企业能够避免被不必要的干扰分散精力,得以专注发展,为市场和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李彦宏一语道出了中国企业的心声,目前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中有250多家都在使用VIE结构,其中很多企业也已经成为活跃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但过去几年以来,美国证监会对VIE结构的质疑,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最大隐患。这个问题不仅影响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计划,对于已经在美国上市的VIE结构企业,也时常会遭到美国证监会的各种质询,甚至在每次财报发布时也会受到各种盘问和调查。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美国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的信心,甚至直接对企业市值造成损失,也对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而事实上,在香港等全球其他业务繁荣、流通健康的大规模资本市场,并不会对以VIE结构海外上市的企业进行这样的区别对待。
这也并不是李彦宏第一次为VIE正名,今年两会上,李彦宏作为政协委员的提案也正是关注VIE问题,他建议中国政府出台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利用VIE实现海外上市、获取海外投资、促进跨越式发展。同时取消在牌照发放和投资并购上对VIE结构企业的限制。当时这个提案也获得了包括曹国伟、王冉、李开复、张亚勤等业内人士和专家的支持。
在中美两国现有的90多个对话与合作平台中,战略与经济对话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对话议题涉及政治、经济、安全等各个领域。历届随团的企业家代表也多来自对国民经济影响至关重要的领域。而此次中方对话阵容中李彦宏作为互联网产业代表的亮相,却充分显现出互联网在中国经济转型中日渐突出的战略地位。
据艾瑞咨询统计显示,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64亿,中国网络经济市场规模约3850.4亿元,互联网行业产值10年间增长350倍,是新世纪发展最迅猛的产业。互联网不仅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对于实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并不断催生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李彦宏本人曾在一次业内会议强调这一趋势,他认为,中国的互联网正在加速淘汰中国传统产业,互联网在教育、旅游等方面存在无限机会。业界也普遍看好中国互联网经济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一部分,对于整个中国经济转型、由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起到关键作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也是新经济领域勃发生机的代表。
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整体发展,中国互联网企业和企业家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并日益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和尊重。在李彦宏此次随团出行之前,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造访百度公司,并与李彦宏就中美互联网产业发展等核心议题进行了交流。基辛格表示,从尼克松访华开始,中国一直在发生巨大的改变。他说:“我通过政治手段改变世界,你和你的同事们是通过技术手段改变世界,你们所做出的这种改变是我这代人无法想象的。”
见微知著,中国互联网力量的崛起以及国际化影响的拓展,无疑将有助于中美在新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加深对话与合作,同时也将为增进世界对于中国经济和发展的了解创造更具创新价值的基础。
上一主题:两岸企业家峰会“水到渠成”
下一主题:国务院:十二五光伏市场扩容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