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保卫国家,是我天职”
[发布时间:2015-05-29 09:39:13 点击率:]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将在北京隆重举行纪念大会、阅兵式、招待会和文艺晚会等纪念活动,同时还将邀请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亚洲国家和其他地区国家领导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负责人、为中国抗战胜利做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出席。

  在今年的清明时节,我迎着马鞍场的薄薄晨雾,顶着琳琅山的纷纷春雨,再一次来到距仪陇老县城东南约37公里的马鞍场,参观了坐落在松柏参天,草茂林密的李家湾朱德故居纪念馆。拜谒了朱德塑像,拜会了朱德故居管理局副局长邓成功先生,详细了解了朱德抗战时期的丰功伟绩,认真查阅了大量的抗战文史资料,认真收集了文章所需素材。

  仪陇县历史悠久,山水形胜,地灵人杰,在这块土地上,古代曾诞生过太子太保监察御史鲜于仲通、太子太傅蓟国公鲜于叔明、谏仪大夫鲜于侁、状元李协恭等。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朱德诞生于此地;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张思德,护送陈云出川的功臣席懋昭也出生在仪陇……

  1937年7月,日本侵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一场更大规模、更加野蛮的侵华战争开始了。第二天,中共中央就发出庄严通电,明确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驱逐日寇出中国!

  7月14日,朱德为红军奔赴抗日前线,亲笔写下了著名的抗日誓词。“日本强盗夺我东三省,复图占外蒙,又侵我华北,非灭亡我全国不止。我辈皆黄帝子孙,华族胄裔,生当其时,身负干戈,不能驱逐日本出中国,何以为人!我们誓率全体红军,联合友军,即日开赴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复我河山,保我民族,保卫国家,是我天职。”18日,朱德告别延安,前往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所在地——陕西泾阳县的云阳镇,准备开赴抗日前线。途经黄陵时,他专门去晋谒了黄帝陵。在恭恭敬敬地三鞠躬后,他发出了“不杀倭寇誓不还”的誓言。在离开黄陵时,又补上一句:“等我们打败了日本侵略军,再来祭陵!”

  1937年11月中旬,上海失陷。朱德率八路军总部转战于沁源、安泽、洪洞县。27日,他在洪洞战地写信给四川泸州的戴与龄。戴与龄是朱德幼年好友、中学同学,在滇军时任朱德旅部军需。信中希望戴与龄为抗日统一战线做些工作。他在信中写道: “与龄老弟,抗战数月颇有兴趣。日寇虽占领我们许多地方,但是我们又去恢复了许多名城,一直深入到敌人后方北平区域去,日夜不停地与日寇打仗,都天天得到大大小小的胜利,差堪告诉你们。昨,邓辉林、许明扬、刘万方随四十一军来晋已到我处,谈及家乡好友,从此谈话中,知道好友行迹,甚以为快,更述及我家中近况,颇为寒落,亦破产时代之常事,我亦不能再顾及他们,唯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80,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想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佰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收。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作捐助吧。望你做到复我。此候近安。”

  朱德后来又曾两次致书戴与龄。据戴与龄子女回忆,前一封信是要他招三千个民夫奔赴华北战场,后一封信说前线已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踊跃参军、支前,要他不要再招民夫。12月13日,南京失陷,日军开始大屠杀。朱德对国家危亡深感切肤之痛,该月中旬在八路军总部会见美国人卡尔逊说:“我们相信,中国能够抵消敌人的现代军事装备和组织优势的,是发展一种包括全民在内的抗战。”26日,朱德给家乡同学许小鲁(上世纪30年代前后曾任国民党军旅长,后返县闲住,为教育事业做过一些事)和刘挹清(上世纪30年代曾任南部等县县长,后在川康绥靖公署做事)复信,希望大家努力建立统一战线,军民共同协力抗战,驱逐日寇出中国。信虽简短,报国之心洋溢于字里行间:“吾辈幼年曾闻亡国之痛,彼此奔驰已数十年矣,至今吾辈即身尝之,此等滋味实不堪忍受。弟本此怕亡国,观念始终,即与日寇作有秩序长期之抵抗,以期吾民族及吾国不亡耳,保敢言功!但处此国家危亡之际,国人应尽匹夫有责之古训。大家努力建立统一战线,以期达到军民抗战之实质,才能驱日寇出中国。两兄在川祈努力统一战线工作是荷。”

  进入1938年,朱德率八路军总部仍在洪洞指挥部署作战,2月20日率总部向太行山区挺进。此前三天,朱德赴临汾会晤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同和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共同制订作战计划,鼓励阎锡山坚持抗战,不要退到大后方,并与卫立煌长谈。也就在这一天,朱德提笔给曾在德国留学时的同学张从吾(曾在仪陇中学任教多年,建国后曾在北京图书馆工作)写信。信中谈了战情、家事和浚明(孙炳文,共产党员,在“四一二”政变后被蒋介石下令杀害于上海)夫人任锐及其儿子宁世、济世和女儿维世的情况,未能忘却老朋友。复信说:“元旦信收到,相别十余年如同睹面,甚以为快。”“近年华北抗战较去年更为艰苦,日寇拟占领全中国,近已迫攻西北、必先打击消耗杀伤亦特为大,因此日寇恨我们刺骨,我们也得日敌之深恶毒恨为无上光荣。坚持华北抗战当能持久。德虽才薄能鲜,爱国当不敢后人,以慰故人之希望。德自滇出国后,即以国事为重,家无私生活可言。云生已当兵三年。参加了上海战事,近已入抗大,毕业可走入革命轨道。浚明亡后,其全家均能继续革命,池泱即宁世现在我处工作,有父风,颇过之而无不及,济世在河南,亦是干才。维世亦聪明绝顶,后生可畏,革命必期成功就在此。浚明夫人任同志亦到延安工作,特此告。我家中寥落死亡过半,无一兴起者,朱理书虽在成大毕业,在本乡教书,无大志。朱尚书已死在成都。大哥、家中幼辈再出救国,必可培植成材。过去封建眼光教人,实害之也。”

  7月5日,朱德离开八路军总部回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8月25日方抵延安。一路上风尘仆仆,仍不断做统战工作。8月11日,他给四川省主席王缵绪写信,勉励其为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为抗战建国大业奋斗到底。8月21日分别致书川康绥靖公署主任邓锡侯和云南省主席龙云。8月中下旬,朱德在西安两次看望养病的原云南讲武堂老师李根源,并托他捎去三封信。

  朱德给王缵绪的信中写道:“戎马倥偬,疏于问候,良用疚歉。此次驱敌寇于河滨,乘机拜谒长官,报告华北战情,借此作书,聊申萦念之殷,并致意于川中父老兄弟。“抗战军兴,吾川对国家民族,殊多贡献。省中健儿在南北各战场上与全国友军携手并进,以头颅捍卫国土,以鲜血换取民族的独立和自由,为川人增加许多光辉。西望故土,殊令人兴奋鼓舞。”“华北沦于敌手,寇焰到处,庐舍为墟。然敌人空前残暴,适足以更加强我军民抗战之勇气与决心,更巩固我团结之精神。一年以来,华北抗战已有不少进步。机动而灵活之运动战,与游击战之运用,广大群众之群起参战,政府军队民众打成一片,使敌人在地节节受挫,不得不局限其活动于交通要道及少数重要城市,并且在华北已能建立许多重要根据地。展望前途,殊觉无限光明。” “然敌寇虽消耗巨量实力,内外困难日增,而其冒险之野心,恐将愈加疯狂。在坚持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的任务中,今后四川将肩负更重大之责任。吾见领袖群伦,深信心能巩固并扩大统一战线,组织人民,动员物资,为抗战建国大业而奋斗到底。”

  朱德给邓锡侯的信中写道:“此次乘便渡河一视,及睹后方紧张忙迫之工作,藉以问候吾兄起居,并致敬川中父老,殊觉快慰。” “敌寇披猖,有加无已,半壁版图,痛易颜色,千万同胞,沦为人奴,然一年抗战,已使敌人内部危机加剧,国际困难日增,其人力亦趋枯竭。故今后坚持持久抗战,争取最后胜利,虽其条件更艰苦,其责任更重大,而距离胜利则更迅速。争取抗战胜利之首着,在于持久战;进行持久战之必要条件,则为巩固扩大统一战线。年来日寇侵略,虽予吾人以不小损失,但吾人仍拥有广大之领土,众多之人民,充足之富藏与无限潜在抗战力量,诚能发挥此种力量,实行军民一体,上下一致,各党各派弃旧嫌,抛宿怨,结四万万之心为一心,凝四万万人之力为一力,变敌人后方为前线,加强各战场之战略配合,则驱逐敌寇,收复失地,建设独立自由幸福之新中国,当指日可期。”“目前四川已成抗战的重要根据地,其丰厚之富源,英俊之人才,正大显身手之时。吾兄雄姿英发,深信必能根据抗战建国之最高原则,发扬民气,组织民力,表现川人在民族解放搏斗中的模范作用。西望蜀云,无往翘企。”

  1938年春,朱德给家乡马鞍场绅士、同学宁相齐等写过一信,希组织一担架队上前线支援八路军抗战。家乡人颇为兴奋,报名踊跃,不到半月即达2000人以上。后经选择,决定去1000人。但如此庞大队伍上路需一大笔路费,于是派人赴成都请示仪陇旅蓉同乡会募捐。消息走漏,被《中央日报》公布,时国民党当局已在限制八路军发展,四川省政府令仪陇县政府制止集中,致使壮举未能实现,实在令人惋惜。

  朱德的这些书信和他于1939年冬在抗日前线写的讴歌在那艰难岁月里英勇杀敌的抗日将士的五言诗《寄语蜀中父老》:“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对于四川和全国军民齐心抗战起着巨大的鼓舞作用。

  在抗日战场的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和山西战场、台儿庄战场等战斗中,川军克服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顽强勇敢杀敌,“以头颅捍卫国土,以鲜血换取民族的独立和自由,为川人增加许多光辉。”

  一位抗战老兵曾这样讲到:26师装备可怜,“一个连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有的枪使用过久,来复线都没有了,还有少数步枪机柄用麻绳系着以防失落,武器之窳劣,可以想见。”日军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伤亡惨重,战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仆后继,毫无惧色。一位军士第二次重伤时还说到:“为抗日牺牲,死而无憾!”255团一位中校营长,代理团长左腿被敌弹打穿,颈部中流弹,仍坚持指挥。该师官兵英勇顽强鏖战七昼夜,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被誉为参加淞护抗战的70多个师中成绩最好的5个师之一。该师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重:全师4个团长,两个阵亡;14个营长,伤亡13个;连、排长共伤亡250余名。每个连留存下来的士兵仅三五人,最多不过八九人,全师4000多人,这场仗打完后仅剩下600多人!122师师长王铭章,奉命驻守滕县,日军主力板垣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重炮飞机猛轰,炸毁城墙,王师长亲自指挥巷战,不幸遭机枪扫射壮烈牺牲:王师长殉国后,所部官兵逐屋抵抗,战至最后一人,城内伤兵不愿做俘虏,以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敌人同归于尽。滕县一役,122师5000余人几乎全部伤亡,但毙日军4000余人。滕县以北的界河、龙山带布防的13l师陈离部伤亡也达四五千人。

  据有关资料显示,八年抗战,中国死伤人数达3500万人,占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死伤总人数的42%,其中死亡人数达2100万人。八年战争,川军在抗战中,前后出川350万兵员,为全国各省之冠,伤亡约占全国的20%,共64万余人,其中阵亡26.3万多人,负伤35.6万多人,失踪2.6万多人。

  抗日战争期间,四川人以一个省份,承担了全国30%的供应和1/10兵源。国民党《中央日报》在一则报道中这样写到:抗战期间四川一而再再而三的捐款,有很多要饭的都把口袋翻空地投钱。八年抗战四川捐款达5亿多元。“粮食是抗战中主要的物质条件之一,八年来四川供征粮购粮借粮总额达8000万余石,占全国征粮总额的1/3。为了运输需要,四川扩建和新修了川陕、川滇、川黔、川湘四大公路。为了空军的需要,成都地区以最简陋的工具和最快的速度赶修了九个飞机场,分布在新津、广汉、邛崃、彭山、双流、温江、德阳、黄田坝等地……

  蒋介石曾说:“四川不亡,中国不灭……”。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极感慨地说到:“如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川军以寡敌众,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

  曾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的何应钦曾在《八年抗日之经过》一书中写到:在抗战8年中,四川(包括西康省及特种部队和军事学校征的10万余人)提供了近300万人的兵源充实前线部队,占全国同期实征壮丁1405万余人的五分之—还强!

  在抗日战争中,朱德除指挥八路军英勇抗战、协调友军共同抗战以外,还为巩固扩大统一战线,发挥各种力量,军民一体,上下一致,“结四万万之心为一心,凝四万万人之力为一力”,鼓励川军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驱逐敌寇,收复失地,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所做的工作,所付出的心血,所发挥的作用将永载史册。

  1946年12月,在朱德60岁生日祝寿宴会上,毛泽东称赞他是“人民的光荣”。周恩来在致词中讲到:“亲爱的总司令,你六十年的奋斗,已使举世人民公认,你是中华民族的救星、劳动群众的先驱、人民军队的创造者和领导者……你的革命历史,已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

  1996年12月10日,江泽民同志在朱德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这样评价到:……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与彭德怀同志等率领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迅速打开敌后抗战新局面,建立了支持长期抗战、夺取最后胜利的重要战略基地。1940年回到延安后,他协助毛泽东同志指挥全国各解放区战场的抗日战争。他指导开发南泥湾,推动大生产运动,形成了宝贵的“南泥湾精神”……朱德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朱德同志经历了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几个历史阶段,无私地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与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