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从屯垦戍边到产业集团巨人
[发布时间:2009-09-16 00:00:00 点击率:]

 五十多年前,一批批热血沸腾的中华儿女投身屯垦戍边、开发边疆的伟大战斗,写就了一部发展新中国农垦(军垦)事业的英雄的史诗;

  五十多年后,为新中国发展壮大建立了卓越功勋的云南农垦集团在战略大转移后的时代潮流中,正在加速崛起为一大重要的产业方面军和企业巨舰。

  谨以此文,铭记几代云南农垦人的无私奉献、弘扬当代农垦人的开拓创新,并献礼于共和国建立六十周年大庆!

  ——本文题记

  夏末秋初的朝阳,照耀着广袤红土地上的峻岭河谷、坝区原野和城镇乡村,沐浴着历经半个多世纪奋斗历程后正在迎接共和国60年大庆的广大云南农垦人的心田。

  始建于1951年的云南农垦,迄今已成为我国最好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和优质茶叶、咖啡、蔗糖、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发展成为了一个集农、工、商、贸、旅游为一体的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成为了分布在全省8个地州市、总人口30万人、总面积340万亩,集经济、社会、区域性于一体的社会经济组织。

  长达58年的漫长时光中,云南农垦从戍边拓荒的贫瘠时代起步,经历过披荆斩棘的初期创业、凯歌行进的激情岁月、艰难困苦的拼搏奋争和为冲出低谷而战的苦苦探索,不但积累了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形成了“艰苦创业、忠诚奉献”的农垦精神,历来是维护边疆稳定、繁荣区域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

  近年来,云南农垦以全面深化改革和开展“二次创业”、企业文化建设为契机,迎来了生产经营形势的迅速好转,经济效益突破困局持续快速增长,广大员工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并正在破解长期制约发展的若干体制机制障碍,大力进行欠账极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料正在此时,一场排山倒海的金融海啸猛烈扑来,原本积弊甚重、积困甚深的云南农垦雪上加霜,再度遭受无法回避的重挫。

  面对新的挑战,伴随着新中国成长壮大的云南农垦发扬一以贯之的光荣传统力克难关,并在建国60周年大庆来临之际,深情回顾辉煌的创业历程,认真总结改革发展的经验,反复研究化“危”为“机”的策略,不断积聚奋起攻坚的能量,定将在我们共和国走过60年的辉煌历程后,打开云南农垦现代发展的新天地。

  

  1、历史的沧桑:激情创业的时势之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乾坤扭转、风云变幻、重振河山、百业待兴,为了打破西方国家对战略物资的封锁,中央从部队抽调了10万官兵,从全国调集大量技术人员,分赴海南、云南、广东等地垦荒戍边,大力种植天然橡胶,在虎兽出没、灌木丛生、没有人烟的地方,在西方权威断言不能种植橡胶的地区,栽植了大片的橡胶树,由此开创了我国自己的天然橡胶产业,也拉开了中国农垦和云南农垦发展的序幕。

  创业者们惊醒了沉睡千古的红土地,云南农垦事业从一张白纸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一批批解放军官兵转业退伍,解甲归田,来到了云南多个边陲山区“安营扎寨”,承担起了“肃清边匪,建设边疆,巩固边疆,带动少数民族发展生产”的庄严使命;上世纪50年代开始,昆明市青年垦荒队的成员、全国一些最早自愿投身边疆建设的青年学生、归国侨胞,以及云南省各地政府机关的下放干部、社会各界自愿者等一批批热血沸腾的年轻人,相继汇集到一块块处女地上,共同开始了种植橡胶、劈山栽茶、垦荒造田、开发边疆的艰苦创业。经过一场场征服自然的伟大战斗,古往今来杂木藤绕的荒原、野兽虫蟒栖息的原始山区,逐步成为了原野橡胶成片、山岭茶园滴翠、无垠稻花飘香的鱼米之乡。

  多少年过去了,云南农垦经过激情燃烧的拼搏、风雨曲折的考验、大跃进的磨难和十年文革的浩劫,也经历过大批成都、重庆、上海、北京知青到来的膨胀、喧嚣、壮大等风云变幻以及他们大返城后的萎缩、寂静与“回归”……云南农垦职工始终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发奋图强,用青春、用血汗,乃至于用生命;用“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前仆后继和无私奉献,同边疆各族人民共同写就了一部英雄的创业史,积淀了丰厚的“老军垦”、“老农垦”精神,为边疆乃至云南全省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改革在农村率先突破,全国人民搞饭吃却总是吃不饱饭的现象很快成为历史,然而随着城市工商业改革的快速推进,改革开放初期最先受惠的农村再度落入最底层,以“农”为主的云南农垦企业在这样的“大势”下,在几十年来经历过由军垦、省属部门、生产建设兵团和省农垦总局管理的多次变迁中,在长时期体制多变、方针不定加上地处偏僻、灾害天气、内部管理失范,以及地区生产力落后、濒临边境等复杂情况下,最终在汪洋澎湃的市场经济冲击下遭受到巨大的困难,许多基层单位陷入了贫困的低谷,呈现出尴尬的“四不像”:像军队又没有军费,像企业又要办社会,像政府又要交税,像农民又有工会。乃至一些农场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长期负债运行,生产经营难有起色,职工的收入、福利和工作生活环境鲜有改观,并深为道路、住房等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差所苦。

  云南农垦企业多年沉淀的矛盾和问题积重难返,社会问题和矛盾纠纷不断,尤其是背着企业办社会的严重包袱,离退休人员多,易受自然灾害影响,产品销售存在着明显的剪刀差等多种因素,长期遭遇到创造效益的巨大困难。尤其是住房多为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砖土木结构简易房,随着时代的进步不但显得原始、寒酸,生活极为不便,而且不少已成危房,活脱脱一副破败相……

  当代市场经济,正在猛烈地冲击着一切与它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社会经济结构。云南农垦如何坚持改革搞活又得保持稳定,如何尽快脱贫以改善生存和发展环境,如何破解激烈竞争中的“边缘化”危机又得因地制宜谋求发展,如何提高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又必须突破天时地利的各种制约……已成为云南农垦在当今时代谋求新发展新进步的必然选择。

  云南农垦如何在管理理念、管理水平、品牌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大力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产业层次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