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全球金融危机让许多人开始捂紧钱包,收缩开支。在上海,奢侈品经营者已经感受到了阵阵寒意,甚至不得不放下架子,参与到打折促销的队伍中。
由于汇聚了数百个国际一线品牌,上海南京西路被视作奢侈品消费的“风向标”。根据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的监测数据,10月份以来,这条街上以经营高端品牌为特色的中信泰富、恒隆等四大购物广场,客流量减少超过10%。
而刚刚过去的圣诞节,也未能扭转这几个月来客流下降、销售滑坡的局面。据统计,上海部分以销售高档商品为主的大型购物中心,12月24日的销售额同比明显下降,总体降幅接近25%。
面对如此的市场变化,奢侈品经营者有些坐不住了。于是,在报纸杂志的商场促销版面上,高档百货公司、国际一线品牌的出现频率比以往明显增加。一些顶级品牌则借着年末岁初,推出规模和折扣力度都不小的“特卖会”,以聚集人气。
“相对而言,高收入群体对全球金融危机更为敏感。”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晓斋说,“作为奢侈品消费重要群体之一的年轻白领,由于担心公司减薪或者裁员,他们对国际品牌的消费也会减少。”
同样,在主要经营国际一线品牌折扣商品的上海奥特莱斯品牌直销广场,11月份的销售额出现逆势增长,而且增幅达到29.8%。齐晓斋分析说:“去折扣店、特卖会的人多了,光顾品牌大店的消费者自然更加少了。”
商业专家指出,世界经济下行,对奢侈品、高档餐饮、出境旅游等“享受型消费”的冲击比较直接。从长远来看,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但奢侈品经营者要度过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寒冬”,则尚需时日。
(俞丽虹)
上一主题:破解拥堵的密码——车辆转租
下一主题:十堰市工商联广东商会在珠海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