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如果重新让我做一次选择,我还是会毅然走出家门,在创业的道路上谱写一首属于自己的歌。”现任遵化市惠民老年公寓负责人的刘惠英在回顾自己的创业路程时这样说。
1998年,刘惠英下岗了。痛定思痛后,刘惠英终于下定决心:自己要走出家门,用自己的双手谱写一曲创业之歌。
经过反复考察,刘惠英发现,家庭养老已成为社会的难点问题,创办一所老年公寓,帮助人们解决养老问题,一定会大有市场。于是刘惠英联系了几个下岗姐妹,着手开办老年公寓。刘惠英的想法得到了原厂领导的支持,厂里将闲置的10间房屋低价租给她。为了筹集启动资金,刘惠英不顾家人的反对,出租了自家的房屋,一家三口搬到了老年公寓,挤在一间房里。经过紧张筹备,遵化市第一家民营老年公寓开业了。公寓开业之初,只有两位老人入住,也都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为了转变人们的观念,刘惠英和其他姐妹一起用行动感化入住的老人及其子女。经过不懈的努力,入住的老人逐渐多了起来。随之工作量也相应地增大,现有的人手已不能满足照顾老人的需要。刘惠英立即想到了和她们一样的下岗姐妹。于是,她打出了招收女工的电视广告并特别说明下岗职工优先。然而,一个星期过去了,只有两个下岗姐妹前来咨询。后来刘惠英才知道,有的人认为伺候人不光彩,低人一等,怕邻居和家人笑话,所以不敢应聘;有的人是丈夫或子女阻拦,不让出来。针对这些情况,刘惠英和其他姐妹分头到各自熟悉的下岗姐妹家中做工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导她们和她们的家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又有5名下岗姐妹加入到刘惠英敬老、爱老的事业之中。
2002年,刘惠英又自筹资金15万元,将公寓迁到了占地3亩、建筑面积720平方米的一个大院,居住条件更加优越了。如今,公寓共拥有房屋36间,累计接纳入住老人350人次,常住老人40名,安置下岗职工20人。老年公寓不仅发展成为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家园,也成了下岗姐妹展示自身价值的再就业基地。
(孔敬娴 刘珲)
上一主题:七研究生创业 2000元变6个亿
下一主题:谁与天为党 潞安写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