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民族食用油企业抢捞“油水”
[发布时间:2009-07-27 00:00:00 点击率:]

中国人去年人均“吃油”17公斤,且消费量每年正以13%—15%的速度增长。这个数字让人吃惊,而更让人吃惊的是,厦门的以上两项数据都高于全国。这在中盛看来,是个逆市扩张的好机会。这不,今年底中盛将建成公司二期项目,预计达产后,年产能增加13万吨,年增产值12亿元。

  你可能不知道,厦门人去年人均消费食用油高达19公斤,而且人均年消费量每年都呈递增状态,特别是小包装食用油,全国的消费量每年以13%—15%的速度增长,厦门达到17%。

  “市场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当然要抓住。”近日,中盛粮油集团董事长黄文传向媒体透露了“扩张计划”:中盛计划今年底建成公司二期项目,预计建成达产后,年产能增加13万吨,年增产值12亿元;三期项目2013年建成投产,达产后总产能37万吨,年产值30亿元。

  中盛是厦门本土大型食用油企业,黄文传的这番话让人不难想到,盛洲成为优秀民族油脂品牌、跻身中国食用油第一集团军的步伐正在加速。  

  厦门人年人均“吃油”19公斤  

  “去年一年,全国人均消费食用油17公斤,地处沿海的厦门城市,人均消费量更高一些,达19公斤。”黄文传告诉记者,食用油的消费走势不断往上。厦门每年消费的食用油总量高达七八万吨,包括了家庭用的小包装、餐饮用油、散装油和军供油等。其中,小包装大约4万吨。而这些小包装产品,要数品牌产品销量最好。

  据悉,我国食用油的人均年消费量每年都呈递增状态,而小包装食用油,全国的消费量正以每年13%—15%的速度增长,厦门甚至达到了17%。

  “厦门的粮油市场是很特殊的。”黄文传说,95%的粮油依靠外调,95%的食用油生产、销售、流通、市场都由民营企业在经营。因此,在这个“外因作用”为主的市场上,本地粮油企业显得更加重要。

  据了解,中盛的新项目将拥有两条食用油小包装自动灌装生产线和一条植物油分提生产线,从吹瓶、灌油、贴标、封箱一直到入仓,整个过程都将实现全自动化。该项目被列入厦门市的重点项目。  

  本地食用油企决定逆市扩张  

  “近年来,一些北方餐馆、川菜馆等在厦门大量增加,给本地市民带来新口味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食用油消费量。”中盛集团副总经理陈英祥说。此外,百姓平时生活中购买的面食、饼干、零食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油;食品工业也需要大量的食用油。因此,尽管食用油市场一向波动大,且经过去年金融危机影响,许多食用油企业的效益都受到严重的影响,中盛仍决定逆市扩张。

  “我们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陈英祥说。作为福建省食用植物油生产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中盛集团目前在厦门的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而在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上,中盛的盛洲品牌更是与金龙鱼平分秋色,二者相加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优势。

  随着“品牌带动市场”效应的产生,除福建外,中盛产品在全国二十几个省份的销售量也是不断攀升。据悉,今年底,中盛二期项目将会部分完成投产,因此可以说,选择在这个时候扩张,正是盛洲品牌的发展方向及市场需要。  

  油企扩张不会过多影响厦门  

  然而,记者获悉,中盛的此次扩张并不会给厦门本地食用油市场带来过多的影响。“因为,厦门本地食用油市场正趋饱和。”黄文传透露,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中盛将在福建省内实行精耕细作的方式,继续加大在商场、超市及便利店的销售力度,同时拓展多种渠道,包括送货上门等,尽量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要。

  鉴于省外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多,中盛将在周边省份继续扩大品牌影响力,同时在中西部地区进行推广。

  此外,中盛还将借助国务院“加快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好时机,发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及品牌带动效应,在福建和江西等油茶产区建立油茶种植基地,同时继续拓展山东、江苏等省外花生、油菜籽原料基地。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中盛集团作为领先的民族食用油企业,其成功的发展模式或将为其他同行提供可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