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红红的脸庞,1米70的个子,不苟言谈,干起工作就忘了一切,拿他的话说,这叫尽快投入“角色”。作为班长,他所带的班组连年被矿评为“五好班组”,而他本人也数次被评为“优秀班组长”,他就是被工友们称为“哨兵班长”的四川煤炭产业集团达竹公司小河嘴煤矿通风队瓦检班班长王仁均。
从27岁当上瓦检工,王仁均这一干就是14年。2002年8月,有一件事让还默默无闻的他在小河嘴煤矿出了名。
当时,该矿2012风巷掘进工作面正在进行打眼作业,王仁均负责该地段的瓦斯检测任务,当他走到磧头时,虽然风钻声音很大,但细心的他还是听到了钻眼内有忽大忽小的异常声音,他马上要求停工检查,一检测,测出孔内瓦斯有异常涌出现象,他立即采取果断措施,下令撤人,断电,并向调度室汇报。事后发现是打眼时钻杆打到了裂隙带,导致瓦斯大量涌出。如果不是他及时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出井的时候,他被心怀感激的工友们紧紧拥住。因为是他以细心和负责避免了一场重大安全事故。为此,他获得了全矿通报表彰和1000元现金奖励,并被任命为瓦检班班长。
小河嘴煤矿属高瓦斯矿井。几年来,通风队瓦检班的工作能取得好的成绩和得到上级的肯定,与王仁均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翻开瓦检班的考勤表,王仁均在瓦检班的出勤率是数一数二的,几乎是天天跑一趟井下,用他的话说,不去,心里不踏实。去年,他一共下井357次,查处隐患100余条,并亲自督促落实了整改。自担任通风队瓦检班班长以来,瓦检工进班两个小时之内必须对现场所负责地段巡回检查一遍,是他做的一项硬性要求,用他的话说,就是要达到动起来的效果,就是要每一名瓦检工都要做到主动地去找隐患,去发现问题,而不是等隐患和问题来找你——这样才是一名合格的瓦检工。
王仁均曾说:“如果井下生产现场就是我们的战场,那么我们瓦检工好比是战场上的哨兵,矿井的安危系于我们身上,可不能有一丝的大意和马虎,很多血淋淋的事故告诉我们,麻痹大意是事故之源,只有我们站好自己的岗,尽好自己的职责,安全才能得到保证。”这段话现在成了通风队瓦检班每次安全学习会上必念的安全语录。也因这段话,“哨兵班长”的绰号就传开了,
王仁均虽然只有高中文化,但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好学。去年通风队在矿工会的支持下,办起了区队图书室,有些职工偏爱文学类书籍,对大部头的专业类书籍,借阅得很少。“但是王仁均恰恰相反,专业类书籍是他最喜欢的,也是借阅次数最多的,”通风队党支部书记唐建国指着借阅记录对笔者说。去年,达竹公司通风处以“瓦检员那些行为可能引起瓦斯事故”为题,在全公司通风专业线举行了模拟现场操作比赛,王仁均以其出色的发挥,受到了达竹公司通风处领导的高度好评。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班长,王仁均每次都是冲锋在前,遇到有什么困难的活时,他总是自己站出来。去年,在该矿-121采区延深工程施工中,由于温度高,瓦斯涌出异常,瓦斯管理难度很大,特别是在掘进放炮后,产生的冲击波常常损坏风筒,有时候甚至接连冲坏五六十米,这就需要瓦检员及时把损坏的风筒进行更换和调试到位,否则,瓦斯很快就会超限。由于-121采区上班的路程远,特别是轨道上山那段斜坡,一上一下3600多步,加之温度高,很多瓦检员都不愿到那里去,作为班长,王仁均主动要求到那里去,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不去,谁去。”他连续在那里坚持走了4个多月,整整走坏了两双鞋。现在他常常打趣说,现在他走上坡路很快,就是那会练出来的。
王仁均爱护通风设施是出了名的。在他的眼中,那些通风设施就是他的“命根子”,碰到对维护通风设施意识不强的职工,王仁均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保护通风设施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如何保护通风设施,有时候,他还经常跑到别的区队去给职工讲,开始很多职工不理解,认为他是作秀,但慢慢地理解他的苦心的职工就多了。
今年2月,有一次王仁均巡视到2011采区时,发现一名采煤队的职工在推矿车时,不小心把风筒挂了一道口子,没有及时汇报和修补,他很生气,当场狠狠地批评了那位职工一顿,他说:“在井下,通风设施就是我们的生命线,如果我们大家都不去认真爱护通风设施,那我们矿井的安全怎么得到保障,”一席话,说得那位职工低下了头。如今,让王仁均高兴的是,职工的安全意识也越来越强,自觉爱护通风设施的人是越来越多了,碰上有损坏的通风设施,职工都会及时打电话联系,让瓦检班及时去修补。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王仁均用了20多年的时间来证明了自己。2008年,王仁均收获了他人生的一连串闪光点,获得了小河嘴煤“十佳”技能型人才和“十佳”班组长的两项殊荣,成就了双料“十佳”的梦想,被评为矿“金牌”员工,成了当天表彰会上最耀眼的“明星”。
近段时间,王仁均又琢磨上了电脑,他说:“这几年小河嘴煤矿装备了瓦斯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实施不间断的实时监控,安全系数更高了,作为矿井安全‘哨兵’,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技能,多补充一些知识‘营养’,才能把好矿井‘安全门’,站好安全岗。” (杨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