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谈高等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09-09-29 00:00:00 点击率:]

《财务会计》是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核心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本课程以财务会计的目标为导向、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前提、以六大会计要素为依托。在阐述财务会计目标、特征的基础上,对六大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最后又以财务会计报告为总结。通过学习,一是使学生掌握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为培养具有一定的会计知识、动手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服务。二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财务会计》具有专业的基础性,由它的基础性引伸出《管理会计》、《成本会计》、《高级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课。因此,对高职会计教育而言,《财务会计》课程对“会计”专业知识起着决定性作用。(二)《财务会计》这门课程的内容是会计实务工作的工作重点,学生只有从根本上学好这门课,才能胜任以后的会计实践工作。(三)《财务会计》也是目前各类社会考试和选拔考试的重要考试科目。比如,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都以财务会计学为考查重点。只有学好这门课,学生才能应对各种考试选拔。鉴于上述原因,全面提升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则成为高等院校会计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另外一个方面会计工作是受客观经济活动制约的,有什么样的经济活动,就有什么样的财务会计工作,客观经济活动变化了,财务会计必然随之发生变化,相应的会计教育也必然发生变化。世界上许多国家不同程度存在着会计教育不适应实际需要的情况,也都在探求改革会计教育之路。我国会计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总体上已经出现供求平衡,甚至供大于求的现象,但结构上仍然存在严重的供不应求情况,主要表现在:1、低学历会计人才供大于求,高学历人才供不应求。2、一般性会计人才供大于求,高素质,复合型财会人才供不应求。一般会计人才是指只是会记账的核算型会计人员。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会电脑,懂外语,有实践经验和组织才能以及善于攻关的人才。3、在当前的会计人才市场上,用人部门感到现有的会计人才供应情况不够理想,进一步加大了供需双方的矛盾。市场上出现了应届毕业生不受欢迎,人才需求向有实践经验的供方倾斜,通过对劳务市场,应届毕业生洽谈会的调查发现,中小型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最看重的是日常会计操作和工作经历,处理账务的熟练程度,与税务机关打交道的经验。对于组织管理能力要求不是很高,因为企业的领导们认为管理是企业经理层应该考虑的问题,投资决策,筹集资金,购销业务多与会计无关,只要财会人员把账记明白就行。大型企业,证券市场,金融行业,保险行业,则急需会经营懂管理并可以运用会计信息协助企业领导人进行决策筹划的开拓性人才。如何使我们的教育即能满足中小型企业对实际动手能力的需求,又能使学生有发展后劲,逐渐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成为懂管理,善筹划,能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在当前这样一个以质量取胜的年代里,只有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人才,才是会计教育的目标.实务中各行各业的经济业务各具特色,会计处理也存在着差异,但基本原理还是相通的。《财务会计》课是各行业的基本理论课,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对社会上大部分企业的经济业务处理都适用,因此,对《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一、《财务会计》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

  《财务会计》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教学方法单一,多是“填鸭式”课堂讲授教学,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没有能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课堂上以讲授代替了问题讨论,在考试时以一些记忆性的问题和选择题代替了分析性的问题。学生误以为:会计是同数字打交道,而不是和人打交道,而实际上会计处理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会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会计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处理非确定局面时所必需的思路和技巧。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融洽,气氛不和谐,教与学配合的不理想。其实《财务会计》是一门集理论,实践和技术于一身的综合性专业学科,具有内容复杂,图表数据多,操作性强等特点,因此,它不同于数学,哲学等纯理论性学科的教学,它要求学生对授课内容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而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教学方式下则很难做到这一点,这也是学生普遍反映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繁杂,难学,不好掌握的原因。我们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思路是:会计教学方式由单一方式向多元方式转化,由单向交流向多项交流转换,由灌输式向启发式转化,变注重问题结论为注重解决过程,由重视记忆训练转变为原理应用。基本做法如下:1、课堂讲授要以引导启发为主,系统阐述为辅,充分调动和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不是填鸭式教学,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主动去寻求知识,循序渐进的掌握汲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课堂上,积极启发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已掌握的资料,生活中积累下来的经验等去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去理解新知识。教师只要把基本原理向学生交待清楚。这样会使当堂所学知识当堂消化理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真正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从心理上没有压力,使他们的心态始终都处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下课。同时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解决在理论教学中学生无法见到企业真实的单、表、账、册问题。2、要加强课堂讨论,以便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和理论分析能力。问题讨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掘学生的内在智慧。3、以提高证书层次为目标,继续推进“双证书”教育。引导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证和助理会计师等多种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以高等院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进一步完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随着新会计准则的不断出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等方面进行相应调整修改。加强实践性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提高到场6:4,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有特色的会计教学体系。把每个会计岗位的应知应会知识点和能力要素落实到《财务会计实训》的课程中,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1、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

  实训教学分为单项实训和综合模拟实训两部分内容。单项实训按照实际会计职业岗位要求来组织;综合模拟实训是通过一个企业某月份实际会计业务的模拟,掌握会计核算流程,达到熟悉企业的会计工作,胜任企业会计工作的目的。

  2、突出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

  新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打破教材的理论体系,按照实际会计职业岗位要求来组织,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块,把每个会计岗位的应知应会知识点和能力要素落实到《财务会计实训》的课程中,建立了出纳、往来结算、材料核算、固定资产核算、资金、工资核算、收入费用利润核算、会计主管等八个与会计岗位相互对应的实务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真正实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零距离”上岗,为社会缩短人才的培养时间和节约人才培养费用。

  三、教学模式研究

  高等院校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一个层次,它的发展必须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路子,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办学特色,让学生在接受较完整的高等教育的同时,具备高超的职业技能。同时,会计业是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要求专业人员有较高的素质,这些都呼唤高等院校会计教育有新的模式。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高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使得高职的培养模式越来越趋向于“订单式”。订单式直接面对岗位需求,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特殊用途,因此职业院校要大力发展订单式培养。由于地区不同,订单式人才的要求必然不同,即使是同一地区,不同用人单位对同一专业高技能人才的“订单”培养要求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对基础知识要求广博、技术技能科技含量较多、文化学科涉猎宽的“人才订单”,必然要有较长的学制来适应;反之则宜采用短学制。高等职业教育要向教育教学与就业服务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学制以短为主、长短并存,有利于实现产学合作、订单培养,最终走向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新模式。

  2、深刻理解会计类专业人才教育的时代特征与行业特征。建立能主动适应新形势下会计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培养规格和培养体系,构建与优化会计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探索出具有中国高等院校教育鲜明特色、有别于学校型和工程型的会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3、建设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育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条件,高等院校会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专兼结合的道路。对专职教师要加大培训力度,创造条件使之经常深入实际,提高业务素质,培养一支“双师型”专职教师队伍。同时要加大兼职教育的成分,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这样既可以使教师队伍始终保持较前沿的水平,又能大大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