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如何做好集团管控家族企业迎来“大考”
[发布时间:2008-06-20 00:00:00 点击率:]

 家族企业曾给浙江人带来了丰富的原始资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企业却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少企业面临经营大考。

  【案例】

  浙江某家族企业(A企业)辉煌一时,联手3个亲戚相继成立了3家公司并组建了A集团,下属还有数十家项目公司。但它的项目公司间互不联系、互不通气,就像是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

  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A企业还是单体公司的时候,主业是某传统产业,获得过“中国驰名商标”的荣誉。所以,A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放弃传统产业,但偏偏这个产业全行业亏损,根本无利可图。但是A企业死抓着老本行不放,并通过多元化的“圈地”方式来发展集团公司,直接导致公司各方面成本急剧增加。下属项目公司做项目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融资,但这些项目本身都没有盈利能力。从表面上看,子公司的资产的确是在增长,但就集团层面来说没有盈利,甚至是亏损的。

  【分析】

  A公司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家族企业的通病——企业文化缺失,仅凭家族式情感的纽带维系和管理企业,使企业缺少基本的支撑体系;二是没有形成经理人团队,导致项目公司难以粘合;三是没有通过战略来运作集团。

  如果一家企业集团总部一直没有建立管控体系,过去的成功都只是机遇性的成功。在当下的经济转型期,企业更要靠制度的竞争力打造企业可持续成长的能力。过去成功的模式不能转移和复制,过去不等于现在,现在更不等于将来。如果没有构建管控体系,就无以图将来。

  管企业不妨先放后收

  从A公司运营方式来看,如果仅仅依靠不断扩张、不断获得战略资源和并购其他企业来维系企业的发展,一旦这个速度慢下来就会“休克”。并购活动一停止,这个企业的生命也就终止了。

  运营集团公司是很费钱的。假设A企业还是单体公司的时候商业成本是100万元,组建了集团公司之后成本就会达到甚至超过150万元。所以,企业家要会“拿得起、放得下”,不管是企业的主要产业还是多元化战略中新加入的产业,一旦缺乏核心竞争力,应趁早和亏损产业说“再见”。企业家要学会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善于控制集团的利润中心。

  过去组建的集团公司,一大缺点是子公司之间缺乏产业的结合,没有组合效应,仅仅是公司数量和功能的简单叠加。在这样的状况下,怎样形成集团公司的一体化运作呢?

  答案很简单:建立自己的内部横向机制和平台共享机制。放眼全球,真正集团化的企业都是强势的集团,他们大多在子公司之间建立了横向联系的平台,如安排副总裁共同参与协同会,或是在每个季度召集相关负责人开展业务协调会、业务磋商会等等。

  不妨借鉴浙江某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的经营哲学,就是“先放后收”。经营的初期但求权责明确,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要“收”了。

  董事会怎样控制子公司

  如果子公司疾速前进,而母公司停滞不前,整个集团的发展就会受阻。因此,母公司和子公司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依托市场地位强势的企业建立平台,以此为基础来组建集团公司。在组织体系的划分上,母、子公司的权责划分都要重新进行定义和安排。集团要为子公司发展设计一个价值创造型的总部,而不是一个官僚化、文职化的总部。

  集团总部应该是一个远见式、强势的、有战略预见性的董事会,要把董事的提名权、薪酬的决定权委托给母公司管理,还要修订董事会的重大章程,通过这样的委托机制获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而子公司则要积极配合母公司的管控行为,进行明晰的权责划分,共同构成一个管控的效应。

  赚钱的企业

  不一定是百年老店

  上世纪90年代初,市场开始流行使用轻便耐用的铝制集装箱。生产集装箱的某集团公司面临选择:究竟是生产铝质集装箱还是钢制呢?公司董事会通过细致而深入的市场调查发现,如果和日本企业合作生产铝制集装箱,在市场上相对更有竞争力,但是不能掌握核心技术,只能长期为日本企业做OEM,做低端产业链上的加工、制造。如果跟德国的钢制集装箱合作,该集团公司将会获得一定的技术转让,10年以后公司将会在钢制集装箱产业占据强势地位。经过10多年的发展,该集团产量占到了全球的60%以上,形成了核心竞争力。

  必要的市场调研能保证企业有一个远见卓识的董事会。企业千万不能光顾眼前利益而置发展于不顾。毕竟,赚钱的企业不一定会是“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