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制丝线优化项目取得阶段性胜利 芜湖卷烟厂生产技改“两不误”
[发布时间:2008-06-27 00:00:00 点击率:]

□程华良 卢凤仙 本报记者 宗 毅

  6月6日,对安徽中烟工业公司芜湖卷烟厂来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芜烟制丝工段正式投料生产。这不仅标志着历时26天的芜烟制丝线优化工程提前取得阶段性胜利,同时还预示着芜烟产品内在质量有了一个新的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实现了一个新的跨越,安徽中烟跻身行业“双十”目标的基础更为坚实。

  精心策划

  确保生产技改“两不误”

  制丝线优化工程是芜烟今年技改工作的重头戏,时间紧,任务重。为加快制丝线优化进程,保证市场供应,圆满完成生产任务,芜湖卷烟厂精心策划技改方案,根据设备到货日期、施工工作量和生产的实际需求,将原定连续停产70天进行集中改造,调整为时间不等的四个阶段进行,缩短一次性停产时间。

  “全厂必须服从优化,全员必须服务技改”。党委书记、厂长何盛下了“死命令”。为确保项目如期顺利实施,制造中心精心组织,协调生产,3个工段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在4月份创下生产卷烟7万箱的企业月产最高纪录,为制丝线优化实施赢得了宝贵时间;技改部门见隙插针,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在3月份先期完成了土建改造,除尘器置换、压梗机大修等工作。随着5月11日芜制丝线优化工程的全面拉开,全厂上下相互联动,抢时间,抓进度,7支外协单位,200余名工人奋战在技改施工现场。芜烟项目组和各施工单位齐心协力,克服一切困难,保证拆迁顺利进行。在设备拆迁过程中,由于烘丝机体积大,车间现场外墙虽然打通,仍然满足不了烘丝机的迁移,大家一商量,干脆把烘丝机拆散搬迁,然后再进行组装,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正是凭着这股干劲,在一周不到的时间里,施工人员就拆除设备140多台,移位留用设备40多台,并完成了电控子站箱的改造工作。

  齐心协力

  确保设备调试到位

  设备安装调试是整个制丝线优化过程的重中之重,也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线正式运行的时间。

  每天下午4点,芜烟设备、技改人员,各项目负责人,各施工单位负责人,部分车间修理工以及现场安保人员,都要召开碰头会通报当天工作完成情况,安排第二天工作任务,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分管这次技改工作的副厂长汪玉兰,更是现场指挥并拍板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案,为制丝线优化工程大开绿灯。良好的联动协调机制,加强了各方的协调沟通。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了4天时间就完成了设备拆除和搬迁工作,并提前完成二期优化工程的混丝柜安装工作。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既要加快速度,又要保证安装质量。加班加点,成为这次技改工程的工作主旋律。特别是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在现场工作十几个小时。他们的吃苦耐劳与敬业精神,也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芜烟员工。大家忘我工作,不计得失,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加快进度力争早日完成任务。

  功夫不负苦心人,辛勤的付出必将换来回报。5月22日,比预定时间提前10天完成了制梗丝线设备、电控等设备的安装和单机调试工作。同时,为确保设备带料调试,芜烟及时成立了由各项目负责人、各施工单位机、电工程师和车间修理人员组成的设备调试小组,按照预定的调试计划,有效完成所有联动调试工作。

  组织培训

  优化参数,确保产品质量

  先进的生产设备是提升产品质量的基础,员工的操作技能则是产品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条件。此次技改共安装新设备190台(件),现场工艺流程变化之大,用制丝工段分管生产的副主任石凤山的话说,“就是有多年经验的带班长,也一时摸不清头脑”。

  为实现技改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制造中心、设备技改科、品质管理科从工艺参数到工艺流程,从设备操作到设备维护,联合对工段操作工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学习培训,促使操作工们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并正确操作新设备,为产品质量平稳过渡奠定基础。

  “新线的上马,对我们也是一种压力。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操作技能,才能适应新线的生产需求”。一位制丝工段操作工的心里话,代表了工段员工的共同心声。自我加压,学习技能,提高素质,在制丝工段蔚然成风。有的挡车工为了掌握设备的内部结构,手拿工艺图纸逐个零部件查找对照;有的操作工干脆把要记的工艺参数写成小纸条装在口袋里,随时摸出一张背上一会,整个制丝工段涌起了一股学习热潮。

  为确保产品质量,缩短调试时间,品质管理科提前进入,熟悉新线工艺流程。6月5日梗线、叶丝线带料生产两批小样,他们及时进行采取、检测。通过对计量器具、阀门的校验和标定、延时时间的校准、设备正常起停顺序以及故障停机控制程序的合理设定与模拟核实等方面,加强对关键点工艺参数的调试,不断对比、调整、优化工艺参数,确保全线有效运行,为产品质量平稳过渡奠定基础。

  从制丝工段6月6日投料生产截止到记者发稿,芜烟已生产卷烟6000箱,制丝线优化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顺利实现了生产技改“两不误、两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