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雪花啤酒绽放于奥运前夜
[发布时间:2008-07-14 00:00:00 点击率:]

 6月20日,CTR市场研究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无提示的情况下,非奥运赞助商雪花啤酒以5.3%的提及率超过奥运赞助商百威啤酒,而后者的市场提及率仅为3.3%。

  与两家国内啤酒赞助商燕京啤酒、青岛啤酒以及国际啤酒赞助商百威啤酒不同,雪花啤酒一直以来都是通过“非奥运”的方式来推广品牌,但反而大抢了奥运赞助商们的风头。

  

  鏖战北京市场

  

  2008年的北京啤酒市场,战况比往年更为激烈。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雪花啤酒三大巨头在奥运之年,各有招数,都意图在拼杀中角逐市场新领军者的地位。

  京城啤酒市场乃兵家必争之地,年销量百万千升以上的市场规模,具有辐射全国市场的高度,燕京啤酒就是凭借北京市场的品牌绝对优势,顺势而下。今年,燕京啤酒借助北京奥运会的地理优势,将倾全力向全球来宾展示燕京啤酒雄霸京城的实力和气势,进一步巩固其阵营,并向国内其他市场展现其品牌渗透能力。

  另一方面,从2005年开始,青岛啤酒和雪花啤酒先后对燕京啤酒的后院发起了一轮轮攻势,而两家巨头又均是有备而来。北京申奥成功,青岛啤酒以集团品牌拿到奥组委的赞助商资格,对北京啤酒销售渠道进行了撒网式的排查、摸底,连续4年的本地化营销,让青岛啤酒尝到了甜头,现在青岛啤酒已是北京市场的第二选择。

  至于雪花啤酒,据华润雪花总经理王群介绍,早在2006年至2007年,雪花啤酒便开始向北京市场渗透,当时雪花采用“一定规模、实验性地进入北京主流啤酒市场”的渠道渗透策略。但是很明显,雪花啤酒的意图远不止于此。据悉,今年4月底,雪花啤酒年产达40万千升的新厂在京东燕郊投产,与此前在京北平谷区产能达25万千升的分厂形成合围之势,剑锋直指北京市场。

  相对而言,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两个巨头在2008年都开打奥运牌,一个占据天时,一个占据地利,留给雪花的营销空间所剩无几。显然,雪花啤酒要想分羹北京市场,必须另辟蹊径,于是“环保牌”便成为雪花啤酒“勇闯天涯路”之后的首选。 

  

  “阳谋”绿色营销

  

  事实上,针对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奥运赞助商身份对奥运资源的垄断,以及以关注奥运本身开展的奥运营销,雪花啤酒早在2006年就推出了“非奥运营销”策略,通过支持关注奥运的消费者,侧面支持北京奥运,体现奥运的全民参与精神,以差异化的诉求出现在广大消费者面前。

  之前的“啤酒爱好者”和今年的“雪花随身袋”都贯彻了这一策略。为了配合“限塑令”的实施,早在今年3月,“雪花随身袋、绿色伴我行”2008北京环保公益行动就已正式出炉。据雪花啤酒市场部的负责人介绍,雪花啤酒将采用免费发放、产品促销赠送、活动奖品派发等多种形式,向北京市民发放超过1000万只环保袋,覆盖3000多个社区和街道及500多家商场超市。

  “发放购物袋并不算新鲜,很多企业都在做。但是做到人手一袋,覆盖500多家超市、3000多个社区和街道及数十所高校,还开展持续数月的设计大赛并定制个性化环保袋,如此大规模、广覆盖、长时间都是史无前例的。”该负责人介绍说。

  随着“限塑令”的实施,可以反复使用的环保袋正在成为一种可以刊载广告的“流动媒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抢占这一新的绿色营销商机。很明显,雪花啤酒充分利用了此次限塑令的绿色营销机遇。据了解,除免费发放环保袋之外,既有“买酒送袋”、“凭袋换酒”等产品促销活动,又有围绕环保袋设计、环保签名等一系列的公益营销活动,实现了终端促销和品牌推广的有效结合。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作为非奥赞助商,华润雪花啤酒的这一活动无疑更能贴近绿色奥运的主题。至于选择北京地区实施,显示出华润雪花啤酒借助此次活动对抗燕京、青啤的商业意图。

  (华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