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食品标签 换“新衣”注意四个关键词
[发布时间:2009-02-23 00:00:00 点击率:]

  在超市里,不少细心的人发现,以往常买的食品好像不约而同换了新包装。原来,这与几个月前颁布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有关。那么,老百姓如何读懂食物标识“新衣裳”呢?我们选择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却又很容易被忽视的4点加以重点说明,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一:保质期

  

  食品质量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在超市选购食品,理应重视保质期。以奶粉为例,铁罐装奶粉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500克塑料袋装为4个月。为了不让营养素过多流失,尽量选择保质期内、离出产日期较近的食品。买散装熟食、糖果、饼干等,也应向销售人员询问清楚,以保证新鲜。

  新规定:4类食物可免标注保质期,分别是乙醇含量10%以上(含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和固态食糖类。

  贴心提示:“免标注保质期”不等于“永不过期”,如果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也很容易变质,影响健康。最好在干燥、避光、低温等条件下储存食物,包装开封后尽早食用。

  

  关键词二:食品添加剂

  

  选购食品,还需注意添加剂种类。红红绿绿、酸酸甜甜的果脯蜜饯,常因着色剂违规或甜味剂超标被曝光;豆制品、酱腌菜也时常被查出防腐剂过量。有些生产商在标注添加剂时含糊不清,甚至不在标签上写明,这一点要引起注意。

  新规定:食品中直接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的,应当注明具体名称。

  贴心提示:新规定保护了人们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一般地说,只要添加剂使用量严格按国家标准执行,应该对人体无害,可放心选购。

  

  关键词三:营养成分

  

  有些食品包装用大号字标明某某“营养核桃粉”、某某“强化营养奶”,再仔细看标签,具体强化了什么,营养素又是哪些,根本不见踪影。不少营养强化类食品有少加、不加或多加营养强化剂的现象。如果发现此类食品没有详细的营养素标示,或称量后发现质量与标签上写的不符,须谨慎购买。

  新规定:“营养”、“强化”类食品应明确标注营养素和热量,并符合国家规定的定量标准。

  贴心提示:除了看清标签上的营养成分细节,还要确定营养素是否为自身需要。如强化碘盐,患有甲状腺疾病或对碘较敏感的人不宜食用。

  

  关键词四:食品的治疗功效

  

  你是否看过标榜“化痰止咳、清热润肺”,或声称“有益脑细胞发育、延缓衰老”等疗效的食品?如果包装上出现这类标识,可别急着购买。食品与药品截然不同。食物是大部分人能吃、经常吃的,而药物只针对需要治疗的人。把食品宣传成“包治百病”的药品,食物普及的主要对象变成了患者,不仅违背科学,更是一种欺骗。

  新规定:食品明示或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内容,或者非保健食品明示或暗示具有保健作用的内容,均不能在包装上标注。

  贴心提示:有些商家在推销过程中,搜罗国外对某种营养成分的研究,暗示能“治疗”疾病,看似“科学”,实则不符合规定,同样值得警惕。

  (据大众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