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农博会精彩落幕千余种产品吸引中外客商
[发布时间:2008-09-22 00:00:00 点击率:]

  □ 本报记者 明锐 实习记者  李国萍 何亚男

  

  9月14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黑龙江省政府、吉林省政府、辽宁省政府以及大连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东北地区,内蒙古第四届国际农业博览会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精彩落幕。3天来,100多家参展企业向各地客商展示了千余种农畜产品。

  

  东北黑木耳受欢迎

  

  9月13日上午,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人潮涌动,除了一些参展商和外地来宾,很多市民也赶到这里,在东三省搭建的展台前,人们首选黑木耳和蘑菇。一时间,整个大厅叫卖声此起彼落,个别商家还打起了价格战。记者粗略数了一下,有50多家黑木耳厂家参展,也有一些零星的小商贩以出售产品为主,而且价格差距很大,最贵有240元/公斤,最便宜有50元/公斤。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人不会鉴别黑木耳的真伪,他们主要靠价格来衡量。随后,记者采访了大兴安岭北奇神集团公司旗下的兴民山野产品加工厂厂长郭启民。据他介绍,黑木耳被现代营养学家盛赞为“素中之荤”,其营养价值可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经常食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优质黑木耳乌黑光润,背部略呈灰褐色,耳瓣伸展,朵大质轻,手感脆硬,质地厚实,且无杂物硬蒂,闻起来有独特的清香;用水泡发可涨发14~15倍;煮后的黑木耳朵大色黑,不腐不烂,柔软而有弹性。而某些商贩为谋取高额利润,会进行特殊加工,使黑木耳外表洁净,朵头更大,这样往往会误导消费者。造假的黑木耳,手掂明显感到沉重,观其表面似附有薄薄一层白霜,用舌尖亲舔有苦涩感或微甜感。假的黑木耳水发后仅涨发4~8倍,煮后软烂无弹性。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每公斤黑木耳正常价位应该在100元左右。

  

  小杂粮摆在重要位置

  

  在凉城县农牧业局设置的展台前,记者发现,以前不被重视的小杂粮现在也上了展台,而且暂时的小米、绿豆、芸豆、莜麦、荞麦等小杂粮还被放到造型美观的玻璃器皿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饮食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市场上粗杂粮在居民食物结构中所占比重正在逐渐增大。随后,记者又在赤峰市、通辽市等地的一些展台上发现了小杂粮的身影,很多企业还通过深加工把小杂粮变成了人们喜爱的小吃。在价位上,黑米、高粱米、黑豆等,价格均比大米高,有的高出两倍以上。市民并不会像购买大米那样大量购买荞面、黑米等小杂粮,大多数市民每次只买两三公斤,但是购买的人还真不少。据凉城县农牧业局一位负责人介绍,杂粮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像绿豆还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功能,经常食用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常吃粗粮不仅能够加剧胃肠蠕动,还有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由于粗粮兼有营养性、保健性等大宗谷类作物不具有的特点,适应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优质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在居民膳食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消费量逐年递增,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绿色食品唱主角

  

  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牛羊是优质牛羊品种,使用天然牧草和优质饮用水,生产出来的牛羊肉无污染,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多年来,当地农业部门以此为荣,打造出不少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好产品。此次博览会上,这一特色更是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在锡林郭勒盟设置的展台前,记者粗略数了一下,参展产品涉及肉、乳、绒毛、有机蔬菜、酒类、生物制品等九大类80多个品种,其中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就有8家企业的20多个产品。尤其是苏尼特羊肉、烤羊腿等,一些外地客商购买时还咨询乘飞机时能不能带。看着络绎不绝的人群,站在展台旁边的锡林郭勒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贺主任喜上眉梢。他说,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牧业发展,全力主攻肉、乳、蔬菜(薯)、饲料饲草产业,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在打造绿色食品上更是有当地特色,从2002年开始,就把肉羊产业化摆到突出位置,重点在引进龙头企业、培育肉羊基地和中介组织上下功夫,基本形成了以小肥羊、沁绿、伊盛等企业为龙头的加工企业群;在精深加工、系列生产上有所突破,精深加工产品达到100多个,形成了下游产品加工产业化链条,骨血脏器皮毛得到开发利用。目前全盟有大小冷库近百座,冷藏能力在2万吨左右,年加工能力为200万以上羊单位。“乌珠穆沁”、“苏尼特”等商标被评为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

  

  领略风干牛肉制作工艺

  

  在每一届农业博览会上,只要有内蒙古的企业,就少不了牛羊肉,被评为“草原肉金子”的风干牛肉,以其便于携带,营养丰富,能量持久,易于咀嚼的特点更是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在博览会现场,销售风干牛肉的企业还真不少,几乎每个盟市都有风干牛肉企业参展。有散装的、精装的,大包装的、小包装的,平均每公斤都在100多元以上。不过,很多人只是对风干牛肉的口味感兴趣,对制作工艺以及称呼并不太在意。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来自赤峰市的独伊佳食品有限公司设置的展台前挤满了人,虽然销售的也只有风干牛肉,但是市民除了购物最主要的是想看看真正的风干牛肉的制作工艺。原来风干牛肉并不等于牛肉干。陈士庆说:“我是20世纪70年代末,草原回纥陈氏家族的第二十一代传人,我是在整理了先人祖传风干技术并结合现代工艺,采用内蒙古独有的草原红牛为原料独创而成的独伊佳牌风干牛肉,与市场上所谓的牛肉干有本质的区别,最主要是选料和工艺不同。”

  

  产品搭台科技唱戏

  

  在此届博览会上,一种压缩的高科技育苗产品吸引了不少种植户。生产该产品的吉林省东辽县镒丰泥炭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这种育苗产品采用天然优质可降解、富营养泥炭为原料,加以科学的营养配方集成的一种新型、高校的育苗产品。使用前只需吸水膨胀,再放入种子或小苗,即可完成育苗的操作过程,可广泛用于各种蔬菜、西瓜、甜瓜、花卉、林木等种苗培育。随后,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农业部门了解到,目前当地的很多育苗基地主要采取塑料壳育苗,相比又费工又费材料。来自赛罕区大台村的菜农王贵仁说:“我本来是随便逛逛,没想到还碰到实用产品,希望政府部门能多组织这样的展会,也让我们农民在家门口见识到高科技产品,种菜的时候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