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手机安全检验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2010-01-19 09:37:20 点击率:]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各类手机应用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欺诈短信、手机涉黄、垃圾短信、窃听软件、手机隐私泄露等各种问题也一再爆发。手机安全已成为信息安全新课题,成为中外软件厂商必争之地,也检验着中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目前,几乎所有传统互联网的应用都可以移植到移动互联网上,智能手机的发展使得手机上的应用日渐丰富甚至有超过电脑终端应用的趋势,传统互联网上存在的各种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渐延伸到移动互联网领域,甚至演化成新的安全威胁。

  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王建文表示,信息安全问题是各国都会遇到的大问题。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不法分子欺骗消费者、欺诈的行为也日益严重,从早期的经过用户确认才开通收费的“服务”,到眼下手机在关机状态都有可能“中马”(被木马病毒感染),不法分子的手段越来越隐蔽。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决定开展三网融合试点。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逐步提高、3G网络的完善、手机用户上网习惯的形成,可以预见,手机安全应用将成为未来手机端的重点应用之一。而中国软件已经开始抢占此中先机。

  知名行业研究机构最新发布的2009年《中国手机安全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从2005年手机安全产品在中国出现起,到2009年中国手机安全市场逐步成形,国内手机安全产品从手机杀毒、抵御病毒侵害的简单功能,拓展到更加贴近用户需求的手机防骚扰、手机隐私保护等全方位安全应用,发展速度远远超越了其他国家,中国手机安全领域领头企业北京网秦天下以68%的国内手机安全市场份额,领先国外知名厂商卡巴斯基等稳拔头筹。

  2009年《中国手机安全市场研究报告》称,通过对整个手机安全行业发展面临的驱动力、阻碍因素、市场机会的分析,预计中国手机安全产品市场将在未来几年保持快速增长。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产品活跃用户数将达到6480万,市场收入规模将达到13.61亿元。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划强调,要发展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国家信息产业管理部门更是对民族信息安全产业提出了全新发展要求,希望民族企业能够瞄准国际创新前沿,推动自主知识产权与专利,建立技术工程中心并加速产品孵化,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全面推动技术创新,以此打造国家信息安全堡垒。

  “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通信都是国外企业在制定标准,中国没有自己的标准,因此也不具备话语权。在3G时代,中国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TD-SCDMA,我们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有了话语权,中国企业从此改变了低端供货商的角色。同样,在3G移动通信时代的应用领域,中国企业完全有可能创新突破,占领制高点,制定行业标准。”网秦天下首席执行官林宇认为,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并逐步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应用市场,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成长潜力,为网秦这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企业的腾飞提供了一个高起点的平台。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表示,随着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不断攀升,信息安全领域自主创新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手机安全目前是信息安全领域重点研究课题,自主创新为民族企业开辟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将使之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