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春节大假 消费市场喜迎开门红
[发布时间:2010-02-28 10:02:31 点击率:]

为时七天的春节黄金周已顺利结束。由于融合了春节、情人节和藏历新年等多重喜庆元素的春节长假的拉动作用,市场呈现出购销两旺的消费火爆景象。在2009年中国经济成功实现“V型”反转后,红火的春节消费为虎年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开出好局,2010年中国经济持续回暖令人期待。

  

  消费市场红红火火

  

  从商务部获悉:2010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生活必需品价格总体平稳。据商务部监测,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全国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40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下同)增长17.2%。消费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

  ——促销活动精彩纷呈,市场销售快速增长。春节期间,各地围绕消费热点,精心组织各类促销活动,积极扩大节日消费。商务部监测显示,云南、重庆、黑龙江重点监测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4.5%、25.1%和23.6%,辽宁、安徽、陕西、四川、河南、江苏等地均增长20%以上。

  ——传统年货销售火爆,通讯器材、金银珠宝、服装、家电热销。食品、烟酒、鞭炮等传统年货销售火爆,通讯器材、金银珠宝、服装、家电等商品销售也呈现快速增长。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食品、烟酒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6.5%和13.2%。通讯器材销售额增长19.2%。金银珠宝销售额增长19.1%。服装、鞋帽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7.7%和14.6%。家用电器销售额同比增长15.4%。

  ——餐饮市场迎来开门红,老字号、特色餐饮受追捧。各地餐饮市场一片红火,老字号餐馆、特色主题餐饮生意兴隆。

  ——文体康乐活动丰富多彩。各地公园、图书馆、体育馆、电影院等场所人气旺,休闲过年成为新潮流。

  ——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36个大中城市小包装大米、小包装面粉、花生油平均价格均与春节前一周持平。肉类价格小幅上涨。禽、蛋价格小幅下跌。18种主要蔬菜平均价格比节前上涨1.8%。

  

  农村消费再度升温

  

  春节期间,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经历“失业又就业”的农民工,脸上洋溢着“泪水后的欢笑”。由于2009年“保增长、促就业”的政策显效,使上千万失业返乡的农民工又返城就业,保证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显示,200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122%。

  “有工作,心里就有底,花钱就大胆。”在贵州省息烽县小寨坝镇,罗黔生经营着当地最大的商店,他说,“今年春节销售额是去年的2倍。”

  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这意味着农民收入已连续6年以超过6%的幅度增长,是20多年来第一次。

  

  旅游收入大幅上扬

  

  据2010年春节黄金周第7号旅游信息通报显示,今年春节各地假日旅游接待总量比去年同期保持增长,旅游消费大幅上扬。春节7天,北京旅游总人数达765万人次,同比增长5.1%,旅游总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11.8%;天津旅游接待355.9万人次,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13.1%;上海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同比增长5.2%;旅游收入21.84亿元,同比增长10.6%;湖南接待旅游者453.9万人次,同比增长34.1%,旅游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32.6%;新疆接待50.1万人次,同比增长22.3%;国内旅游总花费2.08亿元,同比增长23.1%。

  北京市旅游局19日发布统计数字显示,虎年春节北京旅游总人数达76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5.1%;旅游总收入29.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11.8%,再创春节黄金周历史新高,迎来京城旅游市场的“开门红”。

  (综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