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2010 会是外资家电连锁之年吗
[发布时间:2010-03-06 08:30:43 点击率:]

 庞大的中国家电市场一向为外资所看好,但是,美国最大的电器零售企业百思买在中国的发展却十分不顺利。进入中国8年来,百思买开店数目不超过10家。外资的水土不服在中国已是常态,尤其是在一线市场已经饱和的今天。

  然而,外资企业仍孜孜不倦地在这些区域鏖战。正值虎年,日本的山田电机来了,德国的梅地亚也来了……

  

  外资连锁巨头来了

  

  2009年1月4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德国最大的零售巨头麦德龙宣布,有关方面已经批准了该公司旗下梅地亚家电超市与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设立合营公司的计划。

  梅地亚家电超市年内将在上海开设首家单体家电卖场,并计划5年内开设100家以上新店。目前,访问麦德龙(中国)官方网站,已能看到“家电嘉年华买千返百”的大幅广告。梅地亚家电超市是欧洲最大的家电连锁超市。据了解,麦德龙梅地亚与鸿海去年已达成合营公司协议,双方将各占50%的股权。鸿海集团公告曾表示,两年之内鸿海将与梅地亚合作在大陆开设超过百家门店。

  今年,中国的家电连锁市场无疑将迎来很多新面孔。百思买中国此前曾发布今年春季将增开数家门店的消息;另外,日本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山田电机今年也将在沈阳开设其中国第一家店面——山田电机(沈阳)商业有限公司。其近日发布的招聘信息中介绍,这家由日本山田电机株式会社出资成立的公司,将在沈阳开出2万平方米以上规模的店铺。

  资料显示,山田电机2008年的销售额约合1260亿元人民币,这与国美同期的销售额相当。山田电机在日本拥有超过1700家门店,2009财年预期营业收入为100.9万亿日元,预期净利润为395亿日元。尽管同比下滑超过15%,但仍然占据日本家电连锁企业第一名,销售额比排名第二的小岛电器高出一倍。山田电机(中国)商业有限公司、山田电机(沈阳)商业有限公司等已经完成工商注册手续。

  同百思买等外资企业一样,麦德龙和山田电机的布局意图由来已久。山田电机早在2008年3月就表示已经完成在上海的选址工作,预计在2010年开出第一家门店。但经过屡次变更,最终选择沈阳作为进军中国的第一步。

  

  内资企业胸有成竹

  

  面对这些蠢蠢欲动的外资巨头,国内企业的反应却很平静。

  苏宁市场部经理闵涓清表示:“对于外资的态度我们是一贯的,现在家电连锁业已不再是竞争导向,而是消费者导向。”国美市场部人士也表示:“我们一直在关注外资机构的动向,威胁和压力肯定是有的,但还不构成对业务的实质性影响。毕竟国内连锁业态已经很成熟了。中国的市场空间和外资企业本土市场的萎靡,使它们进入中国成为必然的选择。”

  格兰仕生活电器总经理陆骥烈则表示:“毕竟家电销售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争夺,未来城镇化率的提高保证了国内的市场空间还足够大。外资的进入不会对国内现有格局造成影响。”

  事实上,中国市场上的外资家电连锁及泛家电连锁已经为数众多,如快速消费品行业的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好又多、麦德龙、百安居、家得宝。其中以iPhone3G在国内首发为例,百思买凭借其作为苹果公司在北美的最大零售商地位,成为上海市场上“最高规格”的苹果经销商。

  必须看到,外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的有机力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是世界的工厂,世界是中国的市场。同样,中国也是世界的市场,消费领域尤其如此。开放市场,更需要开放的心态和公平竞争的秩序。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已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内资的扶持性待遇则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事实上,内外资的区别已经仅仅在于资本层面,而非市场层面。情绪化外资甚至“狼化”外资的做法不可取信,更不可以此“取宠”。外资巨头进军中国市场,对于国内同行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一点在家电制造业已经得到证明。

  

  苏宁、国美新动向

  

  2009年国美的关店潮曾令业界关注,前9个月就关掉了158家门店。国美期待关掉一些选址不佳、业绩不善的门店,改善公司经营。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美日等大多数企业采取了减产裁员、关厂止扩等“收缩过冬”的方式。而从去年四季度末,美日巨头开始相继发布“积极进攻”意味十足的计划来看,目前他们大有卷土重来,蓄势逆袭的势头。作为香港上市公司的国美电器,所采取的关闭效益不佳门店、减缓扩张步伐、组织流程再造、门店运营机制、环境改造以及顾客服务精益化升级等举措,则不可能没受到大摩、贝恩资本、摩根大通等大股东的影响。

  苏宁的动作则更快——威海、无锡、成都、徐州、连云港、镇江、盐城的苏宁电器广场在去年同时开工建设。苏宁试图以自有商业地产的模式,降低在扩张过程中所遭遇的租赁风险,降低经营成本。

  2009年12月30日,苏宁电器又正式宣布收购香港第三大家电连锁企业CiticallRetailManagementLtd(简称“镭射电器”),以此启动在香港的连锁发展,这是苏宁继2009年6月份控股日本老牌家电连锁企业LAOX之后实施的第二例并购。

  苏宁电器连锁发展总部执行总裁蒋勇强调,并购只是苏宁连锁发展的一种方式,在香港未来连锁发展上,苏宁将在现有网络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并开始实施自主开店。依据对香港市场发展战略,苏宁电器将在镭射22家门店基础上,标准开发,全面连锁,首先进一步完善核心商圈布局;其次拓展区域商圈和社区型商圈;同时针对目前香港家电零售业态普遍存在的店面过小,消费者购物体验和产品选择不足,苏宁将会在核心商圈选择合适的物业开出4-5家2000平方米左右的旗舰店。

  根据上述的连锁发展和经营思路,苏宁电器计划3年内在香港新开30家店面,完成香港市场店面网点开发规划,实现50家门店规模,占香港电器消费市场25%以上的份额。

  总之,内资企业走出去与国外同行同台竞技、分享海外市场,目前也已经在中国家电连锁业内出现,未来或许还有更多的中国家电连锁企业走向日本、美国、俄罗斯、欧洲等海外市场。

  此时此刻,更加需要以开放、合作的心态,看待外资家电连锁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2010年。

  (摘自《中国信息报》 顾列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