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摸底“隐形富豪”的方法好
[发布时间:2010-06-14 10:42:38 点击率:]

 □ 曹林  

  哪些人是税务总局眼中的“隐形富豪”和高收入群体呢?据税务局人士透露,主要包括演出市场、广告市场、个人投资者、建筑安装业、律师业等12个高收入行业。重点监控对象,还包括《福布斯》发布的大陆百名富豪排行榜上的名人。

  依人们的经验看,税务总局的监控对象缺少了一个最重要群体——官员。官员虽然没有明星吸金所拥有的魅力,广告商赚钱所拥有的忽悠本领,律师赚钱所拥有的专业本领,却拥有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即许可和分配的权力。并且,随着腐败的蔓延和常态化,寻租显然已不是个别官员所为,这个群体可能已成为“隐形富豪”最多的一个群体。

  看看税务部门在摸底“隐形富豪”上有哪些手段。首先确定重点监控对象,建立了重点纳税人档案;然后强化对12万元以上年所得的收入群体自行申报的监管;再摸清高收入行业的收入分配规律。这种摸底“隐形富豪”的办法很好,很值得推广到反腐部门。

  确定重点监控对象,虽然每种权力都有腐败的可能,但从腐败规律看,监管真空越大权力越容易导致腐败,资源越稀缺的部门越容易腐败。

  然后是强化对自行申报的监控。对普通公民早就要求年收入12万以上须进行财产申报。舆论喊了许多年,专家提出了无数方案,可这一改革一直都是渐而不进,没有地方真正地实施。为了征税,政府监控公民的收入,让公民自行申报财产,可轮到官员自己时,到了必须放弃既得利益时,就一再地刻意回避“财产申报”。于是就出现了官员不申报财产,反而要民众申报的怪现象。民众脱了,轮到官员了,官员却无人跟进。

  试想:如果把为了征税而摸底“隐形富豪”的那一套用在官员身上,也许反腐败早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