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万建华可望领命“执掌”国泰君安
[发布时间:2010-08-31 17:19:19 点击率:]

 这一职位很可能将是这位上海金融界风云人物未来一段时间内最“具有内容”的“抬头”——与之相比,上海国际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上海通联支付董事长、上海金融产业基金董事长等职位将显得没有太多实际内容。  

  领命执掌国泰君安

  接近上海金融工委的人士表示,万建华成为上海本地最大券商——国泰君安的新任董事长一事已基本没有悬念,只等最后任命。

  事实上,在该职位竞聘报名截止日7月15日前,万建华并不在业内预料之中。“他是最后一个报名的。”上述接近金融工委的人士回忆说,在接受报名的15天时间里,陆续有近十名绝对能算上金融界精英的人士报名并提供相关材料,而万建华却是在几乎最后一天才“挤进”这个名单。

  这位人士还透露:“万建华是在市委组织部和金融工委找他谈过话之后才报名的,可以说万本人在报名时已经心里有底。”

  据悉,万建华担任这一职位,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在上海国资与中央汇金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以使得汇金对国泰君安的股权得到妥善解决,进而促成上市。

  “万总实际上最擅长的是银行系统,现在去证券公司,并没有太多优势。”一位接近万建华的人士表示。

  上海国际集团一位内部人士称:“证券是个年轻人的行业,万建华任董事长应该是有特殊任务的,可能不会着眼于业务层面。”

  另外,万建华目前仍然任职上海国际集团总经理职位,但大部分实质性工作由常务副总邵亚良负责;而之前任职的上海金融产业基金董事长一职,也因为中投撤资,而成为虚职。  

  通联支付的下一站

  事实上,从2001年筹备中国银联,到这次万建华出任国泰君安董事长一职,已是弹指十年。

  在这十年里,万建华一直在银行系统,特别钟情于中国自主品牌的支付体系的创建。也正是在万建华的努力下,中国银联短短几年就实现盈利,中国商业银行之间的对接成为现实,并开始初步向第三方支付市场迈进。

  尽管万建华看到了第三方支付的机会,同时也感到了银联商务的局限。“大概是几年之前,万总就有自己做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想法。”一位接近万建华的人士称。

  通联支付成为绝好的机会。这家公司吻合了万建华心里的想法:既有上海国际集团这一上海国资背景,又有自己深深的烙印。去年夏天,通联支付成立,已离开银联多时的万建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通联支付半年内迅速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分公司,用的基本上是原来银联或者银联商务的团队,所以非常迅速。”上述接近万建华的人士表示。

  但是万建华的才华和努力,招来了银联的不满,毕竟这位曾经创设并执掌银联的强势领导,正在利用银联培养的团队来建设自己的帝国。

  正当通联支付迅猛发展之时,万建华 “被谈话”,任职国泰君安董事长。“其实大家都知道通联支付表面上看是上海金融国资的,但实际上是万建华和其团队的。调任另外国有机构任职,是在意料之中。”上述接近万建华的人士称。

  【人物内存】

  万建华,1956年出生。1985年至1992年期间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993年3月起担任招商银行总行副行长,1997年3月任该行常务副行长。在招商银行期间,主持创建并兼任国通证券公司董事长、长城证券公司董事长、香港江南财务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

  2001年5月,万建华开始创建中国银联,并于2002年3月至2007年8月担任中国银联党委书记、总裁,此后由于中国银联的迅猛发展而被外界称为“中国VISA之父”。

  2007年8月,万建华调任国际集团任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

  头条延伸

  “一参一控”是最大考验  

  作为上海本地老牌券商之一,国泰君安通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拥有证券、基金、期货、直投等子公司,以证券为主的金融控股公司雏形已经逐渐形成。

  公开资料显示,国泰君安目前注册资本47亿元,现有净资本规模160亿元,第一、二、三大股东分别为上海国资公司、中央汇金公司和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下属的4家子公司、23家直属营业部及26家分公司所辖的共计123家营业部分布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经营范围最宽、网点分布最广的证券公司之一。

  而在香港子公司完成港股IPO之后,国泰君安接下来的重点任务就是实现母公司的A股IPO。“由于2007年上海国资公司与国际集团采用行政划拨的重组,成为国泰君安不符合‘一参一控’政策要求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上汇金的注资,国泰君安A股IPO的工作一直无法真正启动。”接近国泰君安高层的人士透露,“不能上市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泰君安未来的战略发展。”

  2005年,中央汇金公司对券商注入流动性,虽然此举对当时的国泰君安起到了相当大的支持作用,但如今却成为阻碍其上市的最大门槛。

  “或许万建华在当选后要面临的第一难题就是国泰君安的A股上市。”上述接近国泰君安高层的人士猜测,国泰君安证券控股公司的战略规划必须是依托资本市场,因此解决“一参一控”是第一步的工作。

  不过,上海金融办的一位处长表示,国泰君安“一参一控”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了上海市政府与中央汇金公司之间的协调及国际集团自身的考虑,涉及到包括申银万国、上海证券、海际大和证券、中银国际证券在内的等其他上海本地券商。

  “但问题的核心还是在上海市政府与汇金公司的协调上。”上述金融办处长称,只要汇金股权去向明确,剩下的问题仅仅是上海金融国资内部的沟通。

  然而,虽然最终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市政府,但国泰君安董事会最为具体执行者也将承担大量工作,这对于可能当选董事长的万建华而言也是巨大挑战。(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