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质量“上档” 亚运拉动人才需求增加
[发布时间:2010-11-11 16:05:50 点击率:]

  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在即,受其项目建设及相关政策的积极影响,以广州为代表的华南地区各省市人才需求稳步向好。亚运会作为广州主办的第一次世界级活动及体育盛事,将帮助广州及华南周边地区的经济水平及人才资源向国际一流都市水平更快发展,同时在数量上增加30.4万个就业岗位

  

  

  为确保亚运期间各行业的稳定发展,广州积极面向全国网罗高端人才,凡符合条件的应聘者可直接享受就业、落户、定居等人才引进 “一条龙”免费服务。根据中华英才网雇佣指数报告(CEI)华南区的数据显示:早在今年9月,华南区的雇佣指数高达122, 比去年同期的108高出了14个指数点;同时,广州市的雇佣指数高达119,高于同期数字近10%。中华英才网职场专家欧阳晖表示:亚运会的举办大大提升了广州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有助于人才的引进和开发。广州市2010年大力实施“亚运人才工程”等人才政策,将有效优化广州人才资源结构,并推动高级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聚集广州。

  

  广州企业人才需求旺盛

  

  根据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介绍,今年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总体稳步向好,平均一名求职者有近1.2个岗位可供选择。从第三季度对全市24家重点监控企业的调查来看,超过九成企业反映总体经营状况良好,有八成左右的企业有招工意愿,招工量约占现有员工人数的10%。

  从行业划分,小语种翻译、安保、网络媒体、物流、环境工程、3G工程及精算师,已经成为国内举办亚运会等国际活动或赛事中最为稀缺的人才。其中,不少企业不惜高薪聘请合格的小语种翻译、安保、网络媒体等紧缺人才。

  专家点睛

  中华英才网职场专家欧阳晖表示:在国际型活动或赛事中,既懂一门外语,又具备本土企业管理能力的高端复合人才严重短缺,成为企业竞相争抢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些中高级技能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汇聚广州,将推进广州及华南地区人才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使企业的创新能力逐步加强。

  

  亚运带动华南校园招聘

  

  进入9月份以后,2011年华南地区校园招聘已经悄然启动。从10月下旬开始,以广州各大院校为代表的校园招聘会已渐入高峰,许多企业均表示需“抢”在亚运会之前完成校招。来自中华英才网的数据显示:进入10月份,多家华南区企业启动了本年度的校园招聘。与去年相比,校园招聘企业与岗位数量增幅明显,校园招聘回暖趋势已成定局。

  由于亚运会积极“刺激”人才市场,华南地区毕业生就业趋势向好,小语种专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都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此外,根据最新调查显示,本年度校招薪资将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毕业生的平均薪资达到了1800-2000元。

  专家点睛

  中华英才网职场专家欧阳晖表示:广州亚运会的举办为当地学生选择专业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机遇,学生们在专业的选择上可以参考如亚运、奥运、世博等社会性的“大事件”,尽早把握人才需求趋势,对自身职业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

  

  广州人力市场长期看好

  

  一般情况下,世界性体育盛会的影响周期是8至10年。广州自2004年7月申办亚运会成功后,即开始了大规模的筹建活动,从而为人才需求规模提到了一个新的层面。相信在未来的3-5年内,广州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就业将会因亚运而得到巨大提升。“后奥运效应”及“后世博效应”将长期为主办地乃至全中国带来更多人才资源与用人需求。

  专家点睛

  中华英才网职场专家欧阳晖表示:相信在后亚运时代,广州将进一步完成产业的转型升级,金融、会展、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发展,将成为拉动用人需求增加的重要因素。亚运会作为广州主办的第一次世界级活动及体育盛事,将帮助广州及华南周边地区的经济水平及人才资源向国际一流都市水平更快发展。

  (英华)

  

  背景材料

  

  广州:

  因亚运会

  增加30.4万个就业岗位

  

  据相关媒体报道,借力2010亚运会,广州将有望继北京、上海之后,跨入GDP过万亿元的行列。广州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彭澎表示,亚运会给广州带来的巨大商机是广州今年居于榜首的重要原因。据预测,通过举办亚运会的各类直接投资,广州将额外增加30.4万个就业岗位。在消费领域,亚运会也将为广州新增1.71万个就业岗位。

  亚运对就业的影响分为两段,亚运前主要是基础投入,用工量大,上半年企业用工量增加了62%。据了解,亚运带来酒店、旅游、会展、物流等服务产业用工需求增加,尤其是亚运会服务供应商,更是紧锣密鼓在招聘物业、餐饮、交通类的各类人才。会展、物流、金融、旅游等行业的用工量在亚运后会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