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12月3-5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与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共同主办的“2010(第九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京举行。来自政府、企业和学术的各界人士,年会中就社会转型期下的各种形势共谋商业新动力。
直面变革阵痛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乐江在年会上表示,“十二五”规划很大的一个变化是整个发展方式的转型,或者是整个国家要做创新。国家在找新的发展方式,要转变发展方式,对企业来说,要深刻认识到这种创新,按照总理说的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来理解,变革就一定有很多阵痛,包括利益的分配和冲突,希望中国企业能做好准备来度过这段“阵痛期”。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表示,全球经济发展的游戏规则主要由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主导制定的。这对于新兴国家的成长存在着不太有利的影响。中国企业应当在全球产业里面占更大的份额、更大的话语权,从而推动一个新的国际规则的建立。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郑国汉表示,中国企业事实上有强大的竞争力,但是这种竞争力主要来自成本优势,假如没有足够的创新,企业没有办法支持下去。所以,价格战、成本战,这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独有的优势,开始时靠此可以成功赚第一桶金,但问题是怎么利用这第一桶金通过其他形式发挥出来。
再造实业精神
北京燕京啤酒集团董事长李福成在年会上表示,要真正发展实业,就必须得有实业精神。如果经不住诱惑,耐不住寂寞,发展实业将会是挺苦的事情。“十二五”期间,中国实业方面,在中西部地区发展过程当中,会有很大的机遇。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发展金融、投资、房地产等高利润的产业,但是我国真正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最主要还得靠实业的竞争能力。另外,企业的整体投入,一定要找好自己的战略定位。企业要想赢的话,“小赢在智,大赢在德”,一要搞资本投入和市场培养。二要搞好战略规划,第三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认为,中国应该加快资本化程度,实业还是不够的。“当家的要屁股坐得住,不要玩虚的,我们都是在欧美销售,要翘尾巴其实还差得很远。”他表示,其实无论做实业还是做资本,两方面是不可分离、互相联系的。
在2010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再造实业精神”主题论坛上,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处于需要转型、调整、寻找所谓内需的动力的时期。“在这里面,正好金融服务业是严重的不足。”他认为,中国依靠实业发家,我们的金融产业发展成为一个昭阳产业,其实还不用太担心所谓产业功能化的问题,但一定要小心金融创新不足。以富豪为例,美国的前500富豪、或者前100富豪,大部分是做金融的。而我国的前100富豪,前50富豪大部分是做实业。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柳传志表示,柳传志表示,巴菲特投资三个原则对一般投资人还是很重要的。投资的企业必须得是好行业里的好企业,另外就是要长期持有,心理不能浮躁。第三投进的价格要合适。如果投资者心理容易浮躁,投的时候又不知道企业是不是好企业,当投资价格高的时候,再追高的话很难赚钱。这其中他违反了三原则中的两个原则、结果就完了。(本报综合)
【背景阅读】
18个年会激辩话题
年会中,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宁高宁、阿里巴巴公司首席执行官马云、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等800余名行业领导者,总结了2010年的成败得失,针对“企业和社会:冲突与融合”、“海外并购:中国买家如何出海”、“创始人VS经理人”、“PE热:浮躁中的定见”、“首席体验官的革命”等“新商业”大框架下的18个焦点话题展开激辩。
上一主题:工信部能保住消费者利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