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欧阳翎
“薪”自然就是薪水,而“心”是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关于薪和心的争论,如果从大环境来看,可以拿欧美来进行对比。最近比较热门的事件就很多,google的员工跳槽到facebook。有一部分人跳槽的目的是为了在facebook上市后能够获得期权,这是从薪的角度出发;还有一部分是因为facebook让人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薪和心都是跳槽的理由,如果说欧美人留人是薪和心各占一半,在国内,薪水留人要占据更大比例。
在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里,把人类的需求分为两大部分,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其中物质需求处在最底层。实际上用薪留人,即是用物质留住员工;用心留人,则是从精神角度来挽留员工。以这个理论为基础来看可以得出:在企业里,只有满足员工的物质基础之后,才能够靠“心”留人。
但看看目前国内的生活成本,结婚、买房、生子养子、赡养父母等,而微薄的薪水目前让大多数员工还处在仅仅能满足基本生活的状态,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也无法满足,也就不难理解这些员工对薪水看重的程度。想要用心留人,对部分企业来说还无法做到。如果员工没有满足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更无从谈起。
新闻中常可看到一些创业者,他们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创业,这一点自然值得称颂,但不要忽略一个事实:这些创业者可能已经积累了一笔财富,衣食无忧,也可能是有丰富的人脉,在起跑的时候就高于其他创业者。这说明,所谓的精神层面是要以物质层面为基础的。对员工来说也是如此。
薪水是基础,在薪水能够保障员工生活的基础上,再营造归属感。只要企业能够为员工提供与其能力想匹配的薪水,随着员工对企业贡献的增加,薪水也获得提升,这样员工的心自然会和企业结合在一起。
上一主题:国泰君安高层换血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