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会计管理体制和收入、支出管理模式。但是,目前的财务管理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真正合格的会计人员与现实需要相比远远不够;二是有些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队伍整体参差不齐;三是会计工作风气不好,违反财经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的问题时有发生,这些已经成为制约财务管理工作的瓶颈。因此,要加强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必须不断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努力提高会计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
财务人员负有“当家理财”之责,因此,财务人员讲正气、树正气、扬正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关心政治,坚持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化,客观上决定了财会人员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原则。财务管理工作政策性强,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坚持财经政策、法规制度的双向约束,树立财务管理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拒腐蚀永不沾,自觉地履行应该承担的道德素质,自觉地维护财政经济秩序。
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会计工作是一个互相协作、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一方面,会计人员之间要本着顾全大局,团结同志,互相协作的精神,建立良好的内部环境。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极其重要,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基本道德标准,重视道德修养的培养。
建立评价机制。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跟踪监测系统,判断会计职业道德的状况,及时发现会计职业道德变化的新动向,是完善会计道德规范的重要环节。要针对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真实公正、敬业精业、廉洁勤勉等方面制定一套可操作的评价标准,通过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两个方面进行考核评定。
加大惩处力度。一是从法律规范上加大对造假失信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大于其造假的收益;二是管理部门以及执法部门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起到“惩一儆百”的作用。此外,还要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教育作用,加强媒体宣传教育力度,营造遵守诚信的良好社会环境。
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加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会计核算集中化可以有效缓解财务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对财务工作中出现的预算执行把关不严、原始凭证要素不全以及汇账不及时等问题进行规范,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合法性。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会计核算质量需要会计监督作保证,会计监督需在会计核算的同时进行。要做到准确核算,必须将内部会计监督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寓于会计核算之中。
抓好会计继续教育。财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财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要严格按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有关内容,每年安排会计人员培训学习,切实帮助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二是充分运用网络等现代媒体手段,进行财务人员业务培训;三是通过开展会计学术研讨,总结推广财会工作经验,提高财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管理技能。
逐步实现电算化。当前,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企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系统运作的最基本形式。会计电算化不仅提高了会计核算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从繁重、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前成本预测、日常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分析上,而且使会计核算工作更细致、准确、全面。一是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会计电算化核算流程和基础管理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二是加强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以适应会计电算化知识不断更新的要求。
不断加强对会计队伍的管理
健全专业技术资格确认制度。目前,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对相关财务数据不会研究、不会分析、不会预测。因此,应把好会计资格的入门关,使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健全会计从业资格证上岗制度。严格确定具备哪些条件才有资格从事财会工作,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担任总会计师。要加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管理,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认真做好会计从业资格培训、考试等工作。
做好财务人员的选配工作。选配好财务人员是落实财务工作的首要环节。选配财务人员要把好“三关”:一是进入关。要选那些思想道德好,工作表现突出,作风过硬,有吃苦精神的人;二是能力素质关。要选那些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又善于学习、刻苦钻研,清正廉洁、敢于坚持原则的人;三是提拔任用关。要提拔思想品德好,工作能力强,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人。
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一是健全考评制度,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等级评定,完善考评办法。二是规范考评程序,在考评中能量化的要全都量化,不能量化的要有具体的要求。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和民主集中制的形式,对财务人员进行德、能、勤、绩的综合考评。
(经导)
上一主题:宁波银行助推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下一主题:生产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