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逆市出击 上汽“二次换代”进行时
[发布时间:2012-05-02 17:24:46 点击率:]

  自2006年10月,荣威品牌旗下首款中高级轿车荣威750发布至今,荣威产品覆盖A级、B级和SUV等主流细分市场。上汽在研发、制造和服务三大体系建设中,走在自主品牌前列。6年来,荣威品牌已经成功在市场立足,上汽自主品牌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发展。此次荣威950的发布,全面昭示着上汽自主二次创新征程由此开启。950的诞生,是荣威产品线从B级上延至B+级车型的一次成功飞跃。950之后,全新换代的550、350将接连推向市场。这对于提升上汽及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形象和溢价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何勇

  

  在自主品牌方面花了6年时间后,上汽开始实现对荣威品牌和MG品牌的脱胎换骨。

  在北京国际车展上,荣威品牌第二代中高端车荣威950正式上市,而就在荣威950上市前两周,上汽MG品牌换代车型MG5也正式上市。除此之外,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蒋峻表示,今年将是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一个“大年”,会有多款全新车型陆续投放市场。

  但面对竞争异常残酷的中高级车市场,上汽自主品牌“二次换代”的前景势必充满曲折。正如蒋峻所说:“上汽有信心能将荣威950等换代产品打造成为中高级车的畅销车,但这一过程无疑会是艰难的。”

  

  18亿重注

  刚刚上市的荣威950,是上汽自主品牌里的旗舰产品,在荣威950身上,上汽共投入了高达18亿元的研发费用,这在国内自主车型的研发历史上是相当少有的。“实际上,不仅对于上汽,放在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层面来说,它(指荣威950)也是中国自主品牌领域内真正意义上的首款中高级量产车。”蒋峻称。从价格上看,荣威950的确已经与目前主流中高级车“全面交火”——18.89万元~31.99万元的价格,正是新迈腾、新凯美瑞等车型的定价区间。

  事实上,按照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总经理陈志鑫提出的上汽发展“阶段化”的观点,2011年及以前,上汽已经按计划完成了自主品牌第一阶段的产品布局,实现了各主流细分市场的全面覆盖;而从2012年开始,上汽自主品牌将进入第二代产品投放阶段,也就是“上汽自主换代2.0阶段”。“从荣威950开始,上汽荣威和MG品牌的建设将进入到‘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品牌分量’三量齐升的阶段。”陈志鑫表示。

  除此之外,按照上汽规划,在2015年前,为达到与合资公司同样的竞争力,上汽还将为自主品牌再投资222亿元,打造7大平台,完成十几款新车的投放。“这样的大手笔投入在自主品牌里凤毛麟角,可见为了做好自主品牌,上汽是铁了心要‘下血本’了。”全国乘联会会长饶达表示。

  

  逆市出击

  实际上,在进入自主换代第二阶段前,上汽自主品牌之路走得并不太顺利。

  2011年,受中国汽车市场整体走势不佳等因素的影响,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量仅为16.2万辆,同比增长1%,低于行业的2.3%的平均增幅。而从自主品牌对整个集团的贡献上讲,上汽与一汽、长安、东风其他三大汽车集团相比,其自主品牌乘用车也略显滞后。2011年,一汽、长安和东风的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分别为47.8万辆、21.5万辆和16.1万辆,分别占各自集团总销量的18.3%、10.3%、5.3%,而上汽自主品牌仅占整个集团的4%。

  眼下,上汽逆市推新,强势发起自主换代行动,实际上就是想通过来自产品体系的更新换代,实现自我救赎以及业内对上汽技术实力积累的认可。

  “目前,作为上汽自主品牌的旗舰车型,刚刚上市的荣威950已经将目标市场主要定位于公商务车市场。在上汽自主换代和外部利好环境双重带动下,预计今年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将实现25%的增量,荣威和MG品牌的总销量也将突破20万辆。”蒋峻乐观地预计。

  

  仍待考验

  这次荣威950直接杀进竞争最为激烈、被外资品牌牢牢占据的中高级车市场,这不免让业内又为上汽捏了一把汗。因为长期以来,在这个细分市场上,日系、德系等多款主力车型一直扮演着主要角色。

  “我们的压力确实很大。”蒋峻坦陈,“但是我们有信心把荣威950做好,因为无论从设计、研发还是采购方面,上汽在荣威950上始终坚持全球最高标准。”

  其实,对上汽而言,旗下自主品牌在未来获得一个较好收成的最大障碍,不是来自于车型技术和质量,而是来自于品牌。

  “一提到MG和荣威品牌车型,大家都觉得是好车,不但在自主品牌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与外资品牌的对比中,产品品质也不输于任何一个对手。但就是因为品牌太年轻,很多人还是愿意去买合资企业的车。”全国乘联会会长饶达表示。

  “为了做好自主品牌,上汽不惜巨资投入的做法值得称道,但巨大的资金投入和前景艰难的产出之间,将持续考验着上汽的耐心。”汽车业知名分析师贾新光说。

  【延伸阅读】

  陈志鑫:自主品牌拒绝简单模仿

  如果说2006年上市的荣威750还只是上汽购买罗孚技术后仓促推出的车型的话,那么6年后荣威950的推出,已经是上汽对相关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再提升之后的产物。

  不过,摆在上汽面前的路并不平坦,市场、品牌等一系列制约因素,都将成为上汽日后重点开拓的难点。上汽高端品牌如何冲出重围?

  据陈志鑫介绍,荣威950的上市拉开了上汽第二代产品持续投放的序幕,接下来,荣威550、荣威350等也将会陆续进入第二代产品的推出阶段。

  相比于外资品牌,上汽荣威更关注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外资品牌的大多数产品无法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定向开发,与他们相比,上汽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把握得更加准确。

  售后服务也是上汽打造自主品牌的一大亮点。从去年开始,上汽荣威的服务创新迈出了前所未有的步伐,推出了“宅捷修”服务模式(快速上门维修),成为国内第一家彻底改变4S店服务模式的自主品牌企业。这将改变人们过去对汽车售后服务的既有观念,推动行业内服务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陈志鑫说:“目前,我们拥有100多个海归专家,在各领域进行系统的整车集成研发。即使如此,我们也必须承认,自主品牌建设的难度还是超过想象。归根结底,我们在技术的积累、能力的培养上,还需要时间。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与动辄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发展历史的国际领先汽车巨头相比,我们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尤其在技术上。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信心之外,更需要的是耐心和恒心。值得指出的是,上汽倡导的‘学习能力’从未生搬硬套、照抄模仿,而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坚持创新。‘集成全球资源’的目的,最终是‘为我所用’。简单模仿、复制跨国巨头的流程来发展自主品牌没有出路,即使学到极致,也只是别人的追随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自身能力情况和中国市场的特点,把‘学习、借鉴’转变为‘提炼、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