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诚信载道》连载三
[发布时间:2012-07-09 09:36:04 点击率:]

因此,诚与信联结为一个词,表述的是人们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的美德,要求人们诚实无伪、言而有信。千百年来,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道德要求,对于人际的协作与和谐产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

  诚信作为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所信奉。从儒家到墨家,诚信是备受古人推崇的良言箴规,是诸子百家共举的道德标准,关于诚信的积淀在历代的贤达志士中屡见不鲜,中国诚信是对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的继承。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各学派相互驳难,却一致倡导诚信道德规范,形成了“驳难下的趋同”这一奇特的文化现象。在《论语》中,“信”字就出现了38次,可见儒家对诚信的重视程度。《魏徵传》云:“无诚信,为上则国散;为下则危身。一个人讲诚信,可交;一个企业讲诚信,可敬;一个国家讲诚信,可长久稳固。”诚信是历史的明镜,是当下的基石,也是通往未来的必不能绕过的道德门槛。

  以法律为基础

  ——西方诚信契约伦理

  诚信伦理在西方最早产生于宗教,信(faith)原是指人对上帝的内心态度、信念和信赖。在公元前6世纪中期,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古罗马在法律上确定了“诚信契约”、“诚信诉讼”等一系列法律制度,西方诚信由宗教伦理要求转化为法律原则,并深深扎根于经济生活的土壤中。在西方近现代社会,诚信观则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成为经济伦理学的重要原则。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亚当·斯密从经济学和商业的角度谈道:“在契约的信用得不到法律保障,以及不许正当地行使国家权力,来强迫所有有支付能力的人偿还其债务的国家里,商业、制造业几乎不可能长期繁荣发展。”

  诚信是现代经济伦理的核心。英国唯物主义思想家托马斯·霍布士就把“守信”作为自然的一个法则。到了大卫·休谟(18世纪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更是明确地把信任和“许诺”作为重要的行为规则和作为“计较利害”经济交往中的一个基本道德原则提出来。信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如果得到充分的表现,社会就和谐,反之,则伦理秩序崩溃,经济和人们生活都将陷入混乱。

  在西方,“诚信之德”备受西方传统文化所推崇。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说:“所谓人生,即是周而复始的诚实、友好、信任的给予与被给予。”古罗马的西塞罗曾经说过:“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著名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无疑地,从来最有能力的人都是有坦白直爽的行为、信实不欺的名誉。”在西方,诚信的基本含义就是尊重事实和信守诺言,是建立在对诚实守信、互不欺诈的价值观念认同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彼此坦诚相待的关系。有个著名的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亚伯拉罕·林肯总统的故事:

  我不能丢掉良心

  1809年2月12日,亚伯拉罕·林肯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没机会上学,每天跟着父亲在西部荒原上开垦、劳动。他自己说:“我一生中进学校的时间,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一年。”但林肯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没钱买纸、笔,他放牛、砍柴、挖地时怀里也总揣着一本书,休息的时候,一边啃着粗硬冰凉的面包,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晚上,他在小油灯下常读书读到深夜。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他什么活儿都干,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还干过伐木、劈木头的重力气活儿。不管干什么,他都非常认真负责,诚实而且守信用。他十几岁时当过村里杂货店的店员。有一次,一个顾客多付了几分钱,他为了退这几分钱跑了十几里路。还有一次,他发现少给了顾客二两茶叶,就跑了几里路把茶叶送到那人家中。他诚实、好学、谦虚,每到一处,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18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836年,他又通过考试当上了律师。当律师以后,由于他精通法律,口才很好,在当地很有声望,很多人都来找他帮忙打官司。但是他为当事人辩护有一个条件,就是当事人必须是正义的一方。许多穷人没有钱付给他劳务费,但是只要告诉林肯:“我是正义的,请你帮我讨回公道。”林肯就会免费为他辩护。一次,一个很有钱的人请林肯为他辩护。林肯听了那个客户的陈述,发现那个人是在诬陷好人,于是就说:“很抱歉,我不能替您辩护,因为您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那人说:“林肯先生,我就是想请您帮我打这场不正义的官司,只要我胜诉,您要多少酬劳都可以。”林肯严肃地说:“只要使用一点点法庭辩护的技巧,您的案子很容易胜诉,但是案子本身是不公平的。假如我接了您的案子,当我站在法官面前讲话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林肯,你在撒谎。’谎话只有在丢掉良心的时候,才能大声地说出口。我不能丢掉良心,也不可能讲出谎话。所以,请您另请高明,我没有能力为您效劳。”那人听了,什么也没说,默默地离开了林肯的办公室。

  美国开国元勋、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对信用也极为重视,他提出:“信用也是金钱。”他认为,诚信是一种工具,而信用就是金钱。他说过:“要记住,信用就是金钱。如果一个人把他的金钱放在我这里,逾期不取回,那就将利息或者在那段时间用这笔钱可以得到的一切给了我。只要一个人信用好、信誉高,并且善于用钱,这种所得的总额就相当可观。”就是说,信用是一种能为人们带来物质财富的精神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