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当店铺招牌遭遇“格式化”
[发布时间:2012-09-21 10:18:16 点击率:]

  报载,随着广州丰乐路、黄埔东路、大沙东等临街店铺“穿衣戴帽”工程的结束,不少档主发现店铺的旧招牌不让挂了,新的招牌被限制在一个小框内,需要统一规格、统一大小。为了便于管理,权力往往极为热衷整齐划一的模式,而难以真正尊重民间杂乱的多样性之美,更难以理解这背后的人间烟火味。有档主担心清一色的招牌没有个性,会影响生意,有档主则抱怨自家店铺宽三四米,招牌却只有一两米宽。

  这一问题绝非这几条临街店铺所独有,实际上笔者在老城区很多整饰后的骑楼街上都发现了这个现象。不管你是卖糖水的还是修电器的,店铺上头都是一块统一规格的大白板招牌,以往那些个性化的招牌通通消失不见,让人很难从招牌本身揣测一家店铺的特色和风格。

  其实出现这种状况倒也不难理解,由政府部门出资统一进行的装修整饰,只可能按权力审美的标准来,那就是整齐划一,一个模子死磕到底。对于以往各家店铺悬挂的看似杂乱无章、大小不拘、字体各异的招牌,我等普通市民看到的是参差百态,是人间烟火,是招牌背后店家的特色和故事,而某些政府部门人士看到的则可能是乱七八糟,是影响市容,不便管理。

  店铺的招牌好比一个人的服饰,用什么材质、选什么字体、配什么颜色,很考验卖家的心思,也是卖家招揽生意的一个重要手段。像笔者第一次路过老字号的致美斋,忍不住跑过街去给它留影并进店转一圈,实在是那招牌上的书法和店铺两端的对联让人看着就赏心悦目。还有老字号的莲香楼,红底烫金字的招牌也是自成风格,在一众店铺中很是显眼。

  你能想象卖酱油的、卖面点的和修脚美容的都使用一种招牌是什么效果吗?这和当年满大街人都穿成蓝蚂蚁、绿蚂蚁一样有何区别?这种担心已被证实并非杞人忧天,去年就有媒体报道,广州人民中路所有商店的招牌都被要求统一更换为“银灰色底板,电脑字”。试想,逛街时满眼看到的仿佛都是同一块招牌,你就算不头晕迷路,也会失去逛街的兴趣吧。

  为了便于管理,权力往往极为热衷整齐划一的模式,而难以真正尊重民间杂乱的多样性之美,更难以理解这背后的人间烟火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