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国庆长假谨防“假日陷阱” 理财产品收益倒挂
[发布时间:2012-09-22 07:40:59 点击率:]

长沙市民张女士近日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发现了一款33天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是4.2%,而41天的只有4.0%。有关专家指出,33天理财产品的到期日是9月29日,由于国庆长假,意味着到账日是10月8日或9日,这样“预期收益率”也就被摊薄了,所以在选择时一定小心。

理财产品收益倒挂

张女士从2010年开始喜欢上了购买短期银行理财产品。8月底,张女士有几笔短期理财产品到期,准备再次购买理财产品。一家股份制银行向其推荐了一款33天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是4.2%,而另一款41天的却只有4.0%,张女士毫不犹豫地选择了33天的理财产品。

张女士回家后仔细研究了购买的理财产品,却傻了眼。按照合同规定,这款产品到期日为9月29日,但理财产品资金至少也得次日到账,而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从9月30日开始,该产品的实际到账日最早也得10月8日。

记者走访长沙部分银行发现,最近发行短期理财产品的银行不在少数,不少理财产品设计到期日为9月28日或9月29日,故而期限短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反而高过期限长的理财产品。如一家股份制银行8月29日发行的一款30天期限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高达4.6%;而另一款类似产品,62天的投资期限,预期收益仅为3.8%。

“空窗期”将收益率摊薄

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合同一般约定“到期日后的两个银行工作日内为到账日”。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可能一不小心就着了银行的“道”。

华融湘江银行长沙分行理财师马柯认为,有些产品表面上期限短、收益率高,但到期日为9月29日,这就意味着资金需跨过8天的国庆小长假,在10月8日或9日才能到账。因为各家银行“理财收益及理财本金在投资到期日与资金实际到账日之间不计利息”的规定,长假期间银行并不会支付利息。平摊下来,实际收益率要低于期限长、收益率低的产品。

那张女士的选择将减少多少收益?马柯就两款产品算了一笔账。根据张女士购买的理财产品,33天年化收益率4.2%和8天的“0利息”综合计算,实际收益只有3.38%左右。而存期41天的产品投资期限是从8月28日—10月8日,恰好避过了长假“零利息”的尴尬,4.0%的收益率“实打实”。

马柯提醒:“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不要看收益率高就盲目购买,还要计算资金到账的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