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白酒生产流程”图:原料粉碎→配料→蒸煮糊化→冷却→拌醅→入窖发酵→蒸酒→贮存→勾兑→调酒→陈酿贮存→检验→包装出厂。
从这个白酒工艺流程图可知:白酒工艺(除包装出厂外)大致包括12道工序。
1、原料粉碎。凡含有淀粉和糖类的食物均可做酿制白酒的原料,但不同的原料酿制出的白酒风味各不相同。原料粉碎的目的是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
2、配料。将新料、酒糟、辅料(常用的辅料有稻壳、谷糠、玉米芯、高粱壳、花生壳等)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做准备。配料要根据甑桶、酒窖的大小、原料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6~0.8、润料水分48~50%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这样既可以杀死杂菌,又有利于淀粉酶产生作用。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将原料和发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时进行,称为“混蒸混烧”,前期以蒸酒为主,甑内温度要求85~90℃,蒸酒后,应保持一段糊化时间。若蒸酒与蒸料分开进行,称之为“清蒸清烧”。
4、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原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扬渣或晾渣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充分氧化的作用。
5、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冷却之后,加入酒曲和酒母。酒曲的用量一般为酿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养酒母用)。入池时,醅的水分含量为58~62%。
6、入窖发酵。入窖时醅料温度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得太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装好后,在醅料上盖上一层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层糠。发酵过程中要随时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残留量的变化,重点是控制好温度;一般当窖内醅料温度上升至36~37℃时,即可结束发酵。发酵时间或3天,或4~5天不等。
7、蒸酒。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脂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蒸馏时应尽量把酒精、芳香物质、醇甜物质等提取出来,并利用掐头去尾的方法尽量除去杂质。
8、新酒贮存。新蒸馏出来的酒口感辛辣、很冲,咽下感觉刺喉、燥而不醇。经过贮存的酒明显具有柔和、醇厚感。新酒贮存是为了使白酒“老熟”。
9、勾兑。由于不同层次粮糟蒸出的酒,其醇、香、甜、回味等各不相同,差异很大。因此“老熟”以后的基酒必须进行勾兑,使酒质趋于一致。
10、调酒。以“老熟”勾兑后的基酒加入不同品牌、不同档次的“陈酿”调味酒勾调,使之形成不同品牌、不同档次酒的独特风格。
11、“陈酿”贮存。“陈酿”名酒规定贮存期一般为三年。一般大曲酒贮存半年以上。
12、检验。通过各种仪器检验达标和品酒师品评认定合格后,经历完整酿酒工艺流程的酒方可出厂销售。
上一主题:中国(贵州)国际酒博会越办越好
下一主题:在二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