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在内蒙古平庄煤业北部矿区,一个现代化的大型露天煤矿正在迅速崛起,扩能1500万吨项目建设正在紧张有序的实施中,它就是平庄煤业产量和利润第一大矿元宝山露天矿,而带领该矿生产与建设的矿长张正杰无疑就是企业发展的领航人。
正是由于他多年来致力于元露文化治企、科技兴企和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使元宝山露天矿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他本人先后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奖、自治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奖章、平庄煤业功勋矿工等多项荣誉。他主持并完成的国家863项目、半连续工艺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等多个项目,先后获得自治区级一、二等奖。2011年荣获国电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及二级红旗奖章;2012年被评为集团优秀共产党员,获得一级红旗奖章,同时荣获平庄煤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超前谋划。元露在1998年试生产后,由于煤炭市场疲软等多种原因,企业面临发展困境,在缩小生产规模降至年产100万吨还是维持原设计规模年产500万吨的艰难抉择中,时任总工程师的张正杰在科学分析经济发展形势下,力排众议,坚持500万吨方案不动摇,正是由于他当年对设计500万吨的坚持和长达5年按1∶5的采剥关系调整,使元露在煤炭市场好转后,生产规模实现迅速扩张,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趋势。在2006年实现达产500万吨后,他再次高瞻远瞩,在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以敏锐的思维提出扩能发展目标,亲自起草完成扩建800万吨可行性分析报告,为上级领导做出扩能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勇于担当。2010年11月新班子调整后,作为一矿之长的张正杰,面对企业采场受阻、煤质下降、盈利难度增大、生产任务与扩能建设并行等诸多发展瓶颈,在科学分析、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后,审时度势地确立了企业近几年应坚持的把握节奏、持续发展、保证安全、提高效益、争创一流的发展战略。结合实际,量身打造了精细化管理体系,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生产组织上推行目标化管理;机电管理实现正规循环;经营管理严密有序;党建工作有效融入企业中心工作。为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矿制定出台了规章制度、规定、办法,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全矿初步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凡事有考核的工作格局。
内涵增效。实现效益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也是矿长张正杰每天思考的问题。如何让员工辛辛苦苦生产出的每一吨煤都能卖上好价钱,如何实现量与价的双高,他不断在二者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在应对棘手的煤质下降问题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增一降”产销策略。以劣煤选优为突破口,使品种煤成为一个闪亮的经济增长点。他极力主张恢复闲置多年的水洗煤系统,为开拓精品煤市场奠定了基础。果断叫停了在坑下直接出售原煤的做法,结束了企业多年地销原煤的历史。通过实施“三增一降”的措施,2011年实现增收3亿多元。2012年面对煤炭市场的低迷,他不断调整营销策略,提出了保煤质、保热值、保粒度、靠上限生产的原则,并主动走访客户,亲自考察市场行情,并及时抓住有利时机,发挥人和之力,迅速打开了市场,上半年实现煤炭产销567万吨,企业利润实现69013万元,为全年各项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以人为本。为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他积极倡导并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定了2011年起步,2012年深化,2013年巩固提高三步走实施方略。他组织有关科室对全矿9个生产单位、1521个岗位进行了安全指数评估;对现有生产系统、生产设备进行了全面会诊,他把全矿安全工作分解成人、机、环、管4个子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管理。他要求把查隐患、查三违、查达标的日常三查机制渗透到了全矿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道工序,并逐步向查管理漏洞等深层次拓展,由治标向治本延伸。积极推行专业管理引领安全管理的做法,使安全管理的超前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大增强。全矿形成了立体网格式、全覆盖的安全管理体系,促进安全长效机制深入实施,从2011年至今保持了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标。
扩能建设。2012年元宝山露天矿进入了1500万吨扩能生产的关键阶段,特别是事关矿改革发展的改河征地项目,张矿长在多年前就高瞻远瞩地意识到对元露发展的重要性,他积极倡导,向公司献言献策,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自2009年开始,在他和矿党委书记赵文凯及土地办人员历经3年多的努力跑办,终于在2012年解决了制约元露发展的瓶颈问题,使元露的未来看到了曙光。
如今,2号输煤线工程已经全线开始建设;快装系统进入调试装车阶段;筛分车间建设基础工程部分完工,2013年将全面建成1500万吨的生产能力大矿。企业焕发出了熠熠光辉,产能和利润指标雄踞平庄煤业之首。如今在矿长张正杰的带领下,全矿1521名员工开拓进取,踏上了历史的新征程,去开创元露新的未来!
上一主题:“文曲星”的古酒传奇
下一主题:湖北省酒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