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人才赤字”催促中国加速探索技术移民等制度
[发布时间:2014-08-28 08:20:50 点击率:]

  随着世界多国纷纷加码政策吸引海外人才,长期困于“人才赤字”的中国正通过调整一系列相关政策提高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确保 “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战略有充足智力保障。

  中 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在日前举行的第九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上表示,国务院侨办将积极拓宽海外留学人员联系渠道和交流形式,以更好发现并 服务海外人才;同时着力解决海外人才居留、身份证件使用、子女就学等方面的难点问题;还将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努力使中国成为海外人才追逐梦想的理想之 地。

  何亚非表示,近年来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依然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与此同时,国家在海外人才入境、签证、居留、绿卡、入籍等方面的政策虽然近年来已有很大改善,但仍然难以适应形势发展。

  中国“绿卡”从2004年实施以来,截至今年5月23中国有关部门正积极研究修改绿卡审批管理办法,降低绿卡门槛,设置更加灵活务实的申请条件,加大吸引海外人才的力度。

  中国是留学生源大国。据中国教育部统计,1978年至2013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305.86万人,归国人员总数达144.48万人。

  何亚非表示,华人华侨和海外留学人员是国家人才宝库。中国在海外有6000多万侨胞,其中400多万专业人才。中国从2008年起实施的吸引高端人才的“千人计划”,已经分10批,引进了4000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其中绝大多数是华人华侨和留学人员。

  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刘延国在论坛上表示,在吸引外籍人才方面,中国将推动三方面的改革:一是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二是从依靠红头文件向依靠法律法规转变;三是更好地同时构建软、硬件环境。

  刘延国介绍,引进什么人才、引进多少人才、何时引进人才需要由市场决定,政府则需要更好发挥监管、服务等作用,营造吸引人才的优势。同时,中国依靠部门规章吸引人才的传统做法已不能适应全球化的竞争,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技术移民制度。

  国 际金融危机之后,为抢占知识经济发展制高点,很多国家实施新的人才战略,通过修改移民政策、设立专项计划等面向全球吸引人才。美国政府正力推新的移民改革 法案。根据该法案,从2017年起,美国开始对申请美国绿卡者实施打分制,加快引入“杰出人才”一直是其重点内容。

  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认为,国际上围绕吸引人才的争夺一直很激烈,而中国在其中的总体竞争力应属中上水平。中国吸引人才最大的优势在于经济社会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不过专家指出,中国还应着力改善人才发展的环境,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比如加大科研投入,完善科研管理体制;遏制学术腐败、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解决“海归”人才回国参加社保等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