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三大运管细节构筑的大布局
[发布时间:2008-10-06 00:00:00 点击率:]

  □  本报记者 许 强

  2005年初春,水电之都宜昌异常燥热。在炽烈的阳光下,记者再一次走进了稻花香。蔡宏柱出山一年多,以“文化”攻城略池、收复失地,稻花香已从局部防御转入全面进攻的态势。记者发现,稻花香人的豪情随之陡涨,“大跃进”的激情高涨。

  恰恰在这时候,蔡宏柱表现得格外冷静,它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对日益萎缩的白酒市场,如果不能把“文化战略”与市场有机地对接,如果不将文化的力量转化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所谓的“文化决胜”只能是空话。蔡甚至套用了中关村的一句流行语:“卖出去才是硬道理”。

  在白酒品牌泛滥的时代,怎样才能把稻花香酒卖出去呢?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实践出真知”,蔡宏柱告诉记者,伟人毛泽东的这些名言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蔡在此之前,专门到湖北、安徽、江苏的市场上走访了一圈,他在形形色色、各色各样的白酒营销模式中想起中国那些警句:“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蔡恍然大悟,原来白酒业在确立大发展战略的同时,太多的是关注战略发展的本身,而忽略了“细节”的智慧。然而要把握中国新世纪的战略方向,就必须把握战略实施的细节。 

  谈到把握战略实施的细节,蔡宏柱的思路明显开阔起来,他提出来三个观点:

  把握文化细节,对传统酒文化的有效嫁接。 

  把握司法细节,保障白酒市场有序跨越。 

  把握营销细节,完善渠道网络程序化。 

  蔡宏柱认为文化和司法的细节把握最终还是为营销服务的,没有营销网络,没有终端渠道,一切都等于零,关键在于把握营销细节。东汉的薛勤曾经说过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国外也有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蔡认为“白酒业细节管理不可跨越”,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白酒业的渠道建设面临更多的风险和陷阱,再好的战略,也必须落实到每个细节的执行上,中国白酒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规章制度、市场要素,缺少的是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和把握营销细节的能力。

  根据蔡宏柱的思路,记者把他的思想整理成文——《把握白酒的世纪方向——构筑中国白酒世纪的三大运管细节》,在2005年稻花香战略动员大会前刊出,文章又掀波澜,许多媒体纷纷转载,许多企业纷纷学习,将此作为自己的企业制胜的教科书,这篇文章引起的轰动效应一直延续到今天,《中国标准化》在2006年第一期头篇又转载了这篇文章,《方方数据》等许多挣钱的网站将其收入到自己的网站中,来提高网页的知名度,通过读者的阅读而争取利润。 

  随后,稻花香战略动员大会召开,确定了“积小胜为大胜,通过战术上量的积累最终达到变战略上的被动为主动,战略上的劣势为优势”细节运营战略,并制定了“金网工程”,此“工程”注意到营销的战略细节化,所以超越了“终端销售”模式,构筑了完整化、个性化、时代化的营销网络体系:根据区域消费者习惯调整酒体,创造区域色彩极强的亚品牌。用强势产品、强势质量、强势手段、强势服务抢占市场。与此同时,稻花香销售人员与当地经销商联合,根据“金网工程”战略布局,与几十万商店超市、酒店终端建立了“零距离”服务网站,互惠互利,形成坚实而牢固的稻花香和稻花香旗下的营销“金网工程”体系。 

  同时,稻花香开展了“蝗虫大行动”、“三寸行动”、“夏季风暴”、“秋冬大扫荡”等连续营销战役,集中优势兵力擒住要害,“寸店必进、寸店必争、寸土不让”,主攻5省6大核心市场。从而产生“一揽子”的功效。

  由于年年征战,稻花香的市场攻略也在悄悄地转变,本土意识和家乡观念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突围中原的战略意图形成,市场结构优化调整,完成了“1+3”的战略部署,即在把本土湖北作为重点突破市场的同时,剑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石三角,扩大了势力范围。为此,稻花香营销公司制定了“重点突破,点面结合,城乡联动,全面开花”的拓市手段。为了集中优势兵力攻克目标市场——宜昌、武汉、江苏、安徽、广东、浙江六大核心市场,掀起了白酒营销狂飙。

  2005年末,蔡宏柱把握“三大运管细节”战略思想的实施验证了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的断言:“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也获得巨大的成果。稻花香产销两旺,双双突破十亿大关,并且构筑了六大核心市场和“1+3”市场战略大布局。

  记者点评

  “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有人评价这是毛泽东最清醒的一句话,蔡宏柱深深地体会到了毛泽东这种意识精髓,撰写了《构筑中国白酒世纪的三大运管细节》,指导了稻花香市场布局。该文不仅使蔡宏柱完成了“1+3”的战略部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蔡宏柱“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文化力量再一次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