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退伍军人孙国泉:模具行业一块“好钢”
[发布时间:2008-08-01 00:00:00 点击率:]

  □  朱军民

  

  常言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对于今年年满五十岁的深圳市中圣源模具钢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国泉来说,在他四十岁的那一年,最终在深圳成功注册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尽管他明白这是又一轮人生挑战,远眺前方,道路肯定不会平坦,但这毕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 

  

  走出军营恰逢好机会

  

  孙国泉是江苏如皋人,1977年高中毕业后,怀着一颗火红的报国心步入军营。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青年,他非常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锻炼机会,在部队勤学苦练多种本领,搞过汽车维修,也做过电工。

  退伍后,孙国泉放弃留在铁路部门的机会回到家乡,在一家糖果厂工作了半年,最后以过硬的电工技术进入江苏如皋市建工局,并很快成为局里的骨干分子,不久便被派往位于深圳特区的分支单位,平湖镇皋平砖瓦厂从事电工工作。那一年,是1982年,一个正逢改革开放大潮澎湃汹涌的好年头。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吸引着不少内地热血青年的目光,南下创业热潮年年高涨。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里,孙国泉自然按捺不住内心的那份躁动,他尝试着在圆满完成份内工作任务的同时,建立另一份事业基础。26岁那年,孙国泉东拼西凑3000元,在工作单位附近购买了100亩地,把它开辟成一块养殖场。

  孙国泉所在单位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毫不留情地责令他立马卖掉这100亩地,否则开除公职。迫于压力,孙国泉不得不将自己苦心经营的“财地”卖掉,好在还赚了5000元人民币。

  屋漏偏逢连夜雨

  

  在1988年的某一天,孙国泉进入一位香港朋友所开办的塑胶厂,在帮助厂里整理好设备线路后,朋友将厂长的重担交给了他。当时年仅30岁的孙国泉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孙国泉每天从早上7点一直工作到夜晚11点,处处以身作则,渐渐地,工厂在生产经营上一天比一天景气,人员在增加,经济效益在增加,他脸上的笑容自然也在增加。

  然而,好事可谓多磨,1995年的某一天,由于过度劳累,孙国泉住进了医院,并动了比较大的手术。工厂决定开除他,还把他手下的10多个亲戚和老乡也全部予以辞退,最后导致这一帮人全部住进孙国泉那间原本就不宽敞的出租屋,这些人天天要吃饭,开支不小,压得孙国泉喘不过气来。出院后,他立马进了另外一家塑料厂打工。 

  一个月后,原工厂的老板多次找到他,希望他能够回去继续当厂长。宽容、豁达的性格促使他重返原厂,重挑厂长这副重担。就这样,他在这里一干又是4年。由于管理得当,经营有方,加之诚信的人格魅力,这个当初年产值仅有20多万元的小厂,通过10年的成长,目前年产值已高达几千万元,员工人数也扩大了七八倍。

  

  独自创业终获成功

  

  1998年,孙国泉辞职了。 

  在老乡们的建议下,孙国泉进入到模具配件销售行业,在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行业里打拼。由于刚刚起步,销售利润几乎为零。有一次,为了赚取50元钱,孙国泉顶着40多度的高温从平湖骑摩托车到西乡,中途花费两三小时,脸晒得黑黑的,个中辛苦不必多言。苦苦摸索了两三年时间,孙国泉终于开始赚钱,且利润日益增加。可是好景不长,由于有一家大客户破产倒闭,有80多万元的货款没能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