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全球铁矿石供求“拐点”已现?
[发布时间:2008-11-03 00:00:00 点击率:]

  李荣  

  由于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加上中国国内经济进入调整期,本来业内预计2010年才会到来的全球铁矿石供求“拐点”出人意料地提前来临。铁矿石现货价与长期协议价全面“倒挂”,中国港存矿石库存居高不下,相关海运费一跌再跌。在3个月前才刚刚结束的2008年度矿价谈判中成为博弈焦点的“现货参照”、海运费补差、质量补差等议题,在新的市场背景下,已有了完全不同的意味。

  按照以往的惯例,新一年度全球矿价谈判即将展开。但在市场根本性变动和长期惯例被打破的情况下,谈判到底怎么谈已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前景不明,可能性增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人士已公开表示,中国钢厂将谋求进口铁矿石价格的统一,改变过去混乱的市场格局,同时寻求钢厂与矿商长期稳定的关系。业内专家更是认为,在有利的市场情况下,中国钢厂手里的“牌”增加了,但一定要出好牌,战术背后要有战略的支撑,这才能建立长期稳定的互信关系。  

  “疯狂”之后的理性审视  

  在过去的6年左右时间里,铁矿石被称作“疯狂的石头”。就拿被长期贸易合同锁定、价格相对较为“理性”的海运协议矿来说,价格增长了5倍以上。更不要说随行就市,其中存在很大虚高成分的现货矿价格了。

  在市场供求存在缺口的情况下,现货矿的“水分”不断向长期协议矿市场渗透,让巴西和澳大利亚三大矿业巨头“痛惜”由于价差存在而失去的利润,不断要求向现货市场看齐,提出参照现货价格指数定价、以到岸竞争力寻求海运费补差等一系列要求。这成为多年来全球矿价谈判日趋艰难的焦点问题。

  但是,市场反转后,这些关系整个都改变了。现货价与长协价的巨额“正相差”关系整个转成了“负相差”,现货价已全面低于长协价。铁矿石海运费也巨幅跳水,巴西运价与西澳运价之间的差距已缩小到每吨5美元左右,这使澳矿对到岸竞争力的诉求失去了相当一部分支撑的力度。目前,中国港存和企业料场的铁矿石库存不断上升,总量已攀升至8000万吨以上,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国内钢铁业界多年存在的“进口铁矿石饥渴症”已大大缓解,“无米之炊”的担心有了很大改变。

  可以这样说,“疯狂石头”的疯狂劲儿正在过去。在此情况下,几个根本关系正在被重新审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在近期的一次会议上说,铁矿石贸易是钢铁业与矿业之间的“单一贸易”,谁也缺不了谁,过度博弈只能是两败俱伤,这个关系决定了铁矿石生产企业和钢铁企业必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这应该是市场冷静下来之后首先明确的关系。

  其次,矿业与钢铁业之间利益平衡的过程存在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不能异化为供需利益恶性博弈的空间。据专家测算,目前新建一个年产500万吨的钢厂只要2年时间,而新建一座具备相应供矿能力的矿山则需要4至5年时间。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时间差,会造成短期内的铁矿石供应紧张。如果市场过度炒作,供需双方就难以形成理性的利益平衡。

  再次,就是中国国产矿与进口矿的关系问题。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来看,中国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度其实是可控的,国内矿山的增产空间要比预想的更为广阔,其平抑进口铁矿石价格的能力在提高,国产矿替代进口矿的可行性也在上升。  

  战术调整背后要有长远战略  

  记者在采访中接触到的多位研究人士都认为,市场的反转终于给中国钢厂带来了矿价谈判战术调整的难得机会。面对个别矿业巨头近期不合时宜提出的不合理涨价要求,中国钢厂集体坚决说“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在新一年度的矿价谈判中,无论是回归传统定价机制,还是统一矿石贸易价格,中国钢厂进退都有不小的余地,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

  但是“我的钢铁”资讯机构研究人员汪建华等专家特别提醒,对于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的下一步发展,目前“谁也心中没底”。所以根据眼下的市场特征作出的判断,都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新一轮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中国钢厂不仅需要利用市场的变化取得“短期战术上的优势”,更要通过战术建立长远的战略格局。如果“押宝”在一些短期市场因素上,一旦市场有阶段性起伏,很容易重新陷入恶性博弈之中。

  据专门从事铁矿石分析的人士曾节胜说,中国铁矿石市场上独有的现货矿与长协矿并存的乱局,应该在这次市场调整中彻底改变。应该争取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的一致性,但其中的内在机制并不是因为现在现货价低了,就让长协价向现货价看齐;而是趁此良机把现货纳入长协的框架之内。新一年度谈判的机制不论怎样变,其两大支柱应该保留,就是用长期合同的方式锁定铁矿石的供应量;定价体现长远的利益平衡。理性的回归,需要供需双方共同的努力。中国钢铁业要加强结构调整,规范采购秩序,建立稳定合理的需求预期。而在矿业领域,也要形成内外开发的结构平衡,把供应的预期也稳定下来。预期一旦平稳,长远的战略合作关系就容易建立。  

  铁矿石“泡沫”出清有利重整产业链  

  钢价的暴涨暴跌,不利于整个制造产业链的稳定。而从今年的市场走势看得特别清晰,铁矿石价格暴涨是钢价暴涨暴跌的直接诱因。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在近期的一次相关国际研讨会上说,今年以来,中国和世界钢铁市场价格前期暴涨的直接诱因,是世界三大矿石供应商2008年度长协价格的暴涨。铁矿石价格暴涨,钢材价格暴涨,钢材用户企业产品供大于求,价格涨不上去,产量下降。中国家用电器多数产品和汽车产量已处于连续3个月以上的负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钢价9月下旬以来终于出现了暴跌,国内钢铁企业已出现“成本危机”。按目前钢材销售价格和长协矿价格计算,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当前都是亏损的,国外铁矿石供应商应了解这一严重形势。

  曾节胜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铁矿石“泡沫”的出清过程已经启动,新一年度的矿价谈判不管其机制会有什么变化,但矿价的下跌通道已经成型,矿价的大幅回调已基本定局。

  目前,整个制造产业链的重整已“倒逼”到源头。铁矿石供应商有必要采取措施挽救钢铁企业,使铁矿石消费不出现过大的萎缩。吴溪淳说,挽救钢企,也就是挽救铁矿石生产企业自己,使得相关各方平稳度过世界经济动荡期。世界铁矿石供应渠道多元化是大势所趋,中国钢厂愿与新老矿山企业建立新型合作共赢关系,共担风险,这是唯一的选择。中国钢铁市场需求前景广阔的基本面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