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日本村井兄弟商会社烟画《取耳图》
[发布时间:2008-06-27 00:00:00 点击率:]

 剃头这一行,有其独特的生财之道。晚清兰陵忧患生写的《京华百二竹枝词》中有吟剃头铺诗一首:

  牟利各行有秘传,剃头铺子最新鲜;

  要他不惜工夫好,给了活投又酒钱。

  诗后有作者的小注云:“俗谓剃头为做活,剃头钱因名为活钱。如到铺中剃头,必须在给活钱外,另给酒钱,方不致草草了事。缘活钱为铺掌例得,酒钱则剃头师傅自有。牟利之法,可谓一举两得。”日本村井兄弟商会社清末出品的烟画《取耳图》,生动地展现了剃头师傅取耳的情景。

  剃头师傅要掌握多种技能:剃、刮、梳、编、掏、剪、剔、染、捏、拿、捶、按、接、活、舒、补。前8种是做头上的活,后八种是做身上的活,共有16种。仅头上,除剃头、刮脸外,还要梳头、编辫子、剪头、染头发,还要会剔眉、掏耳朵。

  掏耳朵,又称净耳、取耳,也就是取耳垢、取耳茧。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会长耳茧,耳茧积多了,会影响人的听力,会积秽发炎得耳疾。有的老年人还生耳毛,也需要按时清除。

  古人取耳多用绾发的器物,妇女用簪钗发卡的根部,男人则用发簪、冠簪的尖锐部分。从汉代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到,有的钗簪的根部并不是尖的,而有椭圆,有坑、凹如勺状的造型,已与今日之挖耳勺相近了。

  理发完毕,师傅用剃刀刮净额前、脑后、耳侧的毛发,即俗称的“修边儿”之后,对着光线,一手将一耳耳廓拎起,另一手操剃刀将内外耳廓、耳边,刮上一遍。然后换一把五寸来长、又扁又窄的小刮刀,深入耳内,不深不浅、恰到好处地刮净耳中四壁。再用一个前头有一绒毛小球的竹签探入耳孔,清出耳内污垢。这一工序做完,再用一支尖锐的小枪头状的铁签深入耳底,刺探耳茧,使耳茧松动脱壁,换用挖耳勺掏出耳茧,并用绒球签清洁一番。经过这一番动作,才做完一只耳朵。换了方向,再做另一只耳朵。双耳做完,师傅去掉苫布,拍打后背,算是打理完毕。旧日剃头挑上都挂有“朝阳取耳”的字牌,指的就是此道。

  剃头师傅见得多了,对一般耳疾也有些了解,遇有耳朵发炎、耳底化脓等病,也能当半个医生出方医治。

  在日常生活中,家家都备有耳签、耳勺之属。在市场上也有制作、售卖耳签、耳勺、耳绒球这一行的。因生意太小,只有蝇头之利。在旧时代,常见有老翁擎着草把,销售此类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