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潘统义:从漫天撒种到定向生存
[发布时间:2008-07-04 00:00:00 点击率:]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做皮鞋生意的潘统义参加了山东省工商局在浙江举办的招商引资洽谈会。没想到,会后,德州市工商局的有关人员“盯”上了他,热情为他介绍德州的投资环境。盛情难却之下,潘统义来到了德州,并投资千万在德州建立了海弘鞋业有限公司。海弘鞋业成为山东4大制鞋企业之一,年销售鞋子400万双,产值达5亿元。

  

  偶 遇

  

  17岁那年,潘统义和所有温州外出创业的青年一样,过早地结束了学业,怀着满腔激情远走他乡,从卖纽扣、贩百货开始,走上了漫漫的谋生之路。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一忙就忙到深夜,一天的辛劳和汗水换来的只有十几元钱。日复一日,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潘统义不禁问自己:“难道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不!我要打造自己的事业!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

  经过细致的市场调查和分析,潘统义锁定了“皮鞋”这一大众消费品。经过精心准备,1991年秋,他开始做起了皮鞋零售生意。在变幻莫测的商场中,经过十几年的风雨洗礼,到2000年,他已从刚开始的皮鞋小贩,发展成为资金过千万、拥有面积近万平方米的皮鞋商城老板。但是,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和资本的逐渐充足,潘统义开始不满足于卖别人的鞋,而打算自己做鞋。

  2003年,正当潘统义酝酿创办鞋厂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山东省工商局在浙江的招商引资恳谈会。德州市工商局领导获悉后连夜找到他家,悉心介绍当地优越的经济环境,潘统义被德州的优惠条件和德州人的真诚所打动,决定到德州看一看。

  

  移师北上“借鸡生蛋”创品牌

  

  德州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美誉,境内有京沪、德石、济邯三条铁路在这里交汇,京福、青银、济聊高速公路和即将修建的环渤海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贯穿全境。另外,德州有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和充足的电力。和沿海地区相比,德州工人平均工资低1/3,制鞋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每年仅劳力成本一项就少支出300万元;德州电力充沛,从来没有发生过拉闸限电现象;德州正全力打造“投资环境最优良、政策措施最优惠、行政服务最优质、公众素质最优秀”的城市品牌,这些都对潘统义充满了诱惑。

  考察完德州后,潘统义决定在此实现人生的第二次腾飞。创业之初,谨慎的潘统义选择了租用别人的厂房,引进一条老式生产线,投资1000万元,建起了自己的皮鞋加工厂——德州市海弘鞋业有限公司。

  没想到,海弘当年的产值就达到5000万元。一年后,潘统义又投资5000万元,在德州经济开发区征地130多亩,建设了海弘工业园,新上4条国际先进生产流水线。

  2004年2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无区域性企业——海弘鞋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目前,海弘的总资产已达1.2亿元,职工1100人,为中国皮革工业协会会员单位、山东省皮革工业协会理事单位、德州市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企业。公司主导产品“海弘”牌中高档男女皮鞋以做工精良、工艺考究、款式新颖而被中国皮革工业协会批准佩挂“中国真皮”标志,并被国家鞋类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评为优等品。

  

  做自己的品牌

  

  “一味地模仿别人,企业永远没有出头之日。”潘统义从做第一双鞋开始,就注重自主设计研发能力的培养。海弘不但在公司本部建立起实力雄厚的技术开发中心,还在温州、广州和意大利分别成立了自己的研发基地。

  他们瞄准中高档产品,不断开发新款式、试用新材质、推出新产品,领跑高端市场,使“海弘”品牌在行业内越做越响。目前,全国有30多家制鞋企业给“海弘”贴牌,与海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由此带来的利润占到企业总利润的30%以上。

  

  更上层楼

  

  转瞬之间成为山东4大制鞋企业之一的海弘,在主导山东鞋业发展方向的同时,深感任重道远。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正逐步向集约、集团化发展。目前,海弘已拥有独立运营的4家子公司。

  “我们在进一步扩大海弘鞋业公司生产、经营的同时,涉足棉纺加工,皮革制造及房地产开发领域,组建海弘集团公司。集团公司的主体产业将以德州为中心,覆盖山东,辐射全国。主导产品将走集约经营的品牌战略之路,为实现‘铸世界品牌,创百年海弘’而不懈努力。”潘统义雄心勃勃。

  据了解,海弘建设的面积15000平米的新厂房拔地而起,8条国际先进的皮鞋生产线。海弘的年产量翻番,一个新的“海弘”展现在人们面前。

  

  点点滴滴工商情

  

  从2003年开业到现在,海弘的规模和效益增长了10倍多。企业超常规跨越发展的背后,既有企业的努力,也离不开各级政府特别是工商部门的大力支持。

  “创业伊始,当地工商部门的全力支持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他们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2003年,我来德州考察前,德州市工商局就主动和我联系,通过电话、传真、网络让我了解当地投资状况。办理企业注册手续时,他们特事特办,一路绿灯,按规定可以5个工作日完成的事他们只用了一天,使我当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提起工商部门对企业的帮助,潘统义至今仍心存感激。

  2004年初,海弘准备扩大生产规模,恰逢国家收缩银根,眼看宝贵的商机稍纵即逝,资金之困让潘统义一筹莫展。时任德州市工商局局长的郭之祥闻讯后,专门到企业走访。了解情况后,他立即联系邀请德州商业银行、市建设银行等金融单位,很快解决了企业急需的资金,使4条新进的生产线赶在5月份顺利开工,为企业赢得了最佳发展期。

  企业进入正常发展轨道后,工商部门的服务没有就此而止,他们又与企业结成了长期帮扶关系。工商人员经常主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帮助他们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在海弘申请免冠区域名称时,德州市工商局派专人协助准备资料、整理申报文件,一起陪着跑省进京。其中的许多细节,潘统义仍记忆犹新。

  德州市工商局还结合海弘的发展状况,为他们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商标推进战略,指导他们将“海弘”进行了包括鞋类、服装、药品等18个大类产品的商标注册,并着手申报“山东省著名商标”,为企业构建起坚固的商标防御体系。 

  (贾通洲 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