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各种各样的统计数据造假影响恶劣,最终让投资者买单。国家队再度出手增持银行保险个股,欲以“政策底”稳市场下跌预期。数据证明,热钱并未大规模流出,负面效应被人为夸大。盘面上看,A股反弹高度不高,建议反弹出货。
统计造假影响恶劣
14日,国家统计局在其网站对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统计违法案件予以曝光。国家统计局称,横栏镇纳入联网直报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49家,经抽查73家企业发现,38家企业实际属于规模以下工业企业,19家企业已经停产、搬迁或注销。
经查,横栏镇相关工作人员,将办公室编造出来的每个企业的虚假数据,以企业的名义,采用拨号上网方式,将虚假数据填入企业调查表并上报。而相关领导在2012年5月、6月早已知晓联网直报企业名录不实、编造虚假数据和代企业填报等问题,一直未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数据显示,横栏镇编报的2012年年报工业总产值85.1亿元,初步核实为22.2亿元,虚报62.9亿元。
毫无疑问的是,相关统计人员和相关负责人自然难逃停职及各种处罚。提请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认定的是,横栏镇相关人员的行为是统计违法行为,而相关责任人在承担罪责时,仅仅只按违规行为处罚。
更令人叫绝的是,中山市委市政府,在此事件中,以退为进的高明的应对之策。报道称,横栏镇个别统计人员有玩忽职守严重虚报、冒报的行为外,同时存在大量瞒报、漏报等统计违法行为。
中山市委市政府称,横栏镇还有44家符合规模以上标准的企业未纳入联网直报,同时有数十家企业将实数做小,不仅隐瞒了该镇数十亿元实有工业产值,也给税务部门依法征税带来影响。
表面上看,中山市的确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勇于认错纠偏,但实际上不然。不难看出,在国家统计局曝光抽查的73家企业中,共计57家企业存在问题,而横栏镇在漏报上符合标准的企业达44家。这变相说明,横栏镇的统计违法事件,在地方工业总产值上,是没有影响的。因为瞒报的数量和冒报的数量相差无几。
与中山市委市政府立场一致的是,横栏统计造假事发后,广东省统计局日前表示,横栏镇数据造假的问题对全省总量核算影响不大,该局已对全省各地开展专项检查,加强统计执法。
这就是危机处理的官场行为艺术。在承认统计违法中,不露声色地将统计窟窿补上。横栏镇统计造假并非个案,但影响最为恶劣。将22.2亿元的工业总产值虚报成85.1亿元,绝对需要勇气和魄力。更严重的是,国民并不知道全国范围内,究竟有多少个横栏镇对统计数据做了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总产值及各种统计数据,到底有多少真实的可信度?
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内地与香港之间贸易增量因“套利交易”方式,连续几个月异常增长。虚增的贸易数据,同样会带来错误的结论。分析海关统计数据,今年1~4月,如果不含对港贸易,全国出口增长仍达到8.5%,5月当月如果不含对港贸易,全国进出口同比下降0.12%,其中出口下降0.17%,进口下降0.08%。这个数据,与海关统计8日公布的5月进出口数据相差较大。
这就是统计数据造假的显著性危害。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曾言,“统计的公信力就像层窗户纸,捅破了容易,维护、修复是很难的”。需要说明的是,统计的公信力取决于统计机构本身,绝不是公众无厘头的公信。
从违法成本上看,调查显示,《统计法》实施26年来,受到处罚的最高级别仅为县处级,且多以违规处罚代替违法处罚。造假的统计人员固然罪有应得,但促使和推动数据造假的相关制度性原因又该由谁去买单?
股民为财务造假买单
想找到统计数据造假的买单人,其实很容易。回头看看遍体鳞伤的股民就知道了。那些幻想通过数字分析经济的趋势、依赖宏观统计数据做出投资决策、依据企业财务数据进行估值分析的投资者,恐怕到死都无法明白,投资失败的错误根源源于数据的不真实。
任何一个统计模型得出的结论,都仰仗统计数据的真实。统计数据的不真实,是最低级却无奈的事故。倘若是模型的本身不够完善,结论出现问题情有可原,统计数据错误则死不瞑目。
中国股民一向对数据造假深恶痛绝,尤其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上市之前,投行、审计机构出于各自的私利,对拟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粉饰、包装,从而导致上市公司发行上市后即存在大量业绩变脸现象。
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首次公开发行在审企业财务专项检查工作开展以来,4月1日至5月31日,共106家企业提交终止审查申请,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分别为28家、50家、28家。3月31日前,提交终止审查申请的有162家企业。本次财务专项检查以来,共计268家企业提交终止审查申请。
粗略计算,268家终止审查的企业,共占目前沪深两市2500家A股的10.72%,占全部参加IPO排队总量830余家的32.29%。如果按32.29%这一粗略的财务数据不合格指标计算,目前2500家上市公司中,至少有807家财务指标有问题。
另外一个方面,A股的发展历史不长,仅仅20年有余,按此算,每年成功发行并上市125家。仅半年之短的财务专项检查,就吓退足够两年上市的公司总量。这也可以看出,企业财务造假的猖獗程度。
不妨再将数据造假的范围扩大开去,作为接受公众监督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如此泛滥,那么,那些隐藏在公众视线之外的中小微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恐怕更让人痛心疾首吧!
曾有人调侃,中国式招商的规律是,政府招商,企业行骗,国民买单。所有弄虚作假,最终都让老百姓背负造假成本。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似乎程度略轻,由股民承受造假的惨痛结果。只是,长此以往,股民会不会毫无反抗地坐视不理,就不得而知了。
国家队构筑“政策底”
股票市场跟现货市场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股票市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声市场。现货市场不满意,可以直接从砍价还价的态度上,看出对方的不满。而股票市场的不满,是隐性的,它只会用无声的下跌来发泄心中的怨气和怒火。
还好中国人多,股民也多。君可见,从2007年的下跌中,一批批老股民浴血般倒下,一批批新生代预备队亢奋地填补上。任何一场战争,从来就是新兵的战争。他们热血沸腾,炮火一响,他们会舍命向前冲,一不小心便成为战斗英雄而千古。A股其实也一样,只可惜了那些新入市的依然充满着幻想的投资者,一不小心,便被套成永远无法翻身解放的股东。
要想活命下来,除了谨慎外,还是谨慎。谨慎到什么程度进入股市呢?其实股市又跟打猎和钓鱼没有任何区别。一个精明的猎手,会耐心地等待最佳的出手时机。一个细致的钓手,会在坦然沉稳之时将上钩的鱼儿拉出水面。
一直以来,A股以政策市著称于广大股民心中。当市场泡抹严重到管理层坐不住的时候,他们会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印花税等手段,暗示市场高点“政策顶”来临,投资者不能随便疯狂了。同样地,当市场萎缩下跌到管理层不能坐视不管的时候,他们会通过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调低印花税、官方机构汇金公司增持银行保险等权重股、对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窗口指导等方式,向投资者表明“政策底”来临。
端午节之后,在欧美日等外国股市的暴跌催化下,A股开盘便单边下跌,13日便一举跌破前期心理和技术上的支撑点2160点。在此情况下,管理层自然也无法稳坐钓鱼台了。“国家队”开始进场护盘,营造“政策底”,稳定市场走跌预期。
15日,光大银行和新华保险发布公告称,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分别买入各自公司股票2205万股和206万股,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0.05%和0.06%,并打算未来6个月内,继续增持两家公司股票。
公告显示,汇金本次增持光大银行约动用资金6400万元,增持新华保险约4500万元,总计近约1亿元。本次增持后,汇金公司持光大银行A股约195.80亿股,占总股本约48.42%,持新华保险A股约9.76亿股,占总股本约31.29%。
去年10月10日,汇金公司曾在二级市场陆续增持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共计1711万股,动用资金约5400万元。随后的12月,汇金又增持工商银行2.07亿股。以期待为市场注入看多信心。
当然,汇金对四大行的增持,的确如一剂强心剂,缓解了部分做空动能。去年12月以来,市场曾在金融和地产的带动下,从1949点反弹到2444点,涨约500点。但是,增持并没有解决和改变证券市场固有的弊制和结构性问题,随后市场便缓慢下跌。
这也间接说明,任何违背市场客观运行规律的行为,均不会被市场认可和接纳。随着市场本身所固有的诸多体制和结构问题,日益暴露出难于短期之内解决好的特征,资本市场再一次下跌,在意料之中。这也许是“国家队”汇金公司不得不持续出手的原因所在。
关于救不救市的许多言论,其实都是蛊惑投资者判断的最佳损友。关键看行动,才是百试不爽的法宝。一个有经验的投资者,在中国要想做到投资成功,只需要关注国家队的动向就可以了。国家队进,则进;国家队出,则撤。当然,时机选择上仍然需要等待,一旦市场做空动能衰竭,便可逐步买入了。
热钱真在流出吗?
紧跟国家队步伐,对于投资者来说,没错,但对那些意图预测资本市场趋势和走势的研究者来说,似乎有些肤浅。研究人士,还得关注资金流向,特别是国际间货币流向。全球资金流向,是投资市场发生质变的最有力的证据。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热钱流出的新闻可谓铺天盖地。各家媒体难得众口一致的是,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与不稳定性增加,以及美国经济走强,热钱开始从新兴资本市场撤退,回流美国本土。
各种真实不真实的数据充斥坊间,众多专家、学者的分析娓娓到来,绘声绘色中上演逼真大戏,搅得原本迷糊中的投资者更是人心惶惶,不知所往。
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末,流通中的现金(M0)5.43万亿元,同比增10.80%,环比减少2.34%;货币(M1)31.02万亿元,同比增11.30%,环比增0.85%;货币和准货币(M2)104.21万亿元,同比增15.80%,环比增0.92%。
该数据说明,5月份,央行在货币供给方面,依然以宽松货币供给为主。尽管流通中的现金(M0)减少,居民消费支出意愿下降,但货币(M1)在增加,意味着居民和企业的活期存款增加了。从这个层面上讲,资金更多地流向银行,留在银行体系内。
资金流向观察者,多以央行发布的外汇占款作为考量热钱的流向指标。央行发布的5月新增外汇占款数据显示,5月末,新增外汇占款总额668.62亿元,同比增185.36%,环比减少77.29%,累计外汇占款27.43万亿元,同比增7.10%。
单纯从5月的数据分析,新增外汇占款的确出现外流走势,但是,自去年11月以来,5月的新增外汇占款同比依然保持连续第六个月上涨,而累计外汇占款总额更是稳步上涨。而且,在同比涨幅方面,5月新增外汇占款增幅甚至高于3月的同比增幅(89.59%)。
也就是说,5月的热钱流出更多地与热钱的正常流动有关,并不是大规模流出。媒体及有关人士对热钱的解读明显有失公正的偏颇。
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保持持续升值态势,不断刷新汇改以来的新高。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中间价,一度已突破6.16关口,而离岸交易价早已升破6.12大关。人民币持续升值最直接的后果之一,会影响进出口贸易。
这也是5月进出口贸易数据不理想的一大因素。特别地,当外部需求疲软出口不畅,内部投资意愿下滑、消费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影响进出口就更直观和明显。当然,人民币升值只是一个因素之一,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商务部18日消息称,商务部收到的1015家反馈问卷调查表明中,对当前影响出口的主要因素,多达73.4%的企业认为应归因于人民币升值,而同样多达72.6%的企业认为应归因于国际市场需求不振。
据统计的1000余家企业反映,实际上,人民币持续快速升值,前几个月就已经影响了出口企业的接单。由于出口利润空间大幅收窄,企业经营信心不足,不敢接单的现象就已经很突出,接的多是短单、小单。
商务部之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具体影响巨大。83.7%的企业反映出口利润下降,50.7%的企业订单减少,38.1%的企业只敢接短单,不敢接长单,21.2%的企业不敢接单或者被迫放弃履约。
反弹空间有限出货为主
事实上,短期内的热钱流向,对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不大。一个长周期的资金流向更具有说服力。
热钱流出的负面效应被显著放大后,资本市场更产生资金流动趋紧的恐慌后果。虽然,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各期利率,自5月末以来的确显著上升,但银行间的短期的流动性紧张只会短期影响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毕竟,保持货币供应的宽松,是全球主流趋势,我国自然不会率先采取收紧策略,尤其是在实体经济增长前景不明朗的前提下。
全球资本市场走势上看,欧美日主要资本市场在上周均保持反弹走势。值得指出的是,美国道琼斯指数,受伯南克将在2014年夏季退出QE结束量化宽松讲话影响,大幅度杀跌,进而引起全球资本市场暴跌,尽管美国实体经济恢复增长良好。
在国家队汇金公司增持银行、保险的“政策底”朦胧利好下,A股上周仅出现微弱的反弹,但受外围暴跌影响、IPO将在2000点强启、以及汇丰PMI预览值再创连创多月新低等负面消息影响,然后一举跌至2040点。
至21日收盘,上证指数周涨%,深证成指周涨%,创业板指周涨%。市场反弹欲望强烈。
技术分析方面,均线上看,存在超跌反弹需求。经过长达一周的惨烈下跌,短期底部有望形成。5日均线与10日均线的间距逐步扩大,考虑到10日均线对5日均线的纠偏吸引,短期反弹的机率大增。
短期多空强弱指标RSI显示,6日、12日、24日RSI在超卖区域未形成有效上穿。指标形态上,24日压制12日,12日压制6日,充分说明目前市场空头势大,多头力弱。
鉴于短期底部的确认需要时间,即将到来的反弹,属于技术性纠偏反弹,市场上涨动能不明显,下跌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改变,反弹空间有限,操作上以反弹出货为主,空仓投资者短线小仓位参与反弹。
上一主题:成都非遗节:生产性保护成新亮点
下一主题:文化管理让老板变成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