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的现状问题和挑战
[发布时间:2014-02-16 17:10:04 点击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财富的积累,投资者对自己的财富进行保值增值的需求也愈加地迫切,银行已经不能满足金融投资的需求。随着整个渠道和产品都逐步地丰富起来,而且也多样化,存款的透明现象已经开始显现。在这个背景下,国内的财富管理行业呈现了银行信托、基金、保险,另外还有私募基金,现在还有母基金,还有正在出现的并购基金,这些都跟互联网的金融业出现了一些交叉。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得财富管理的局面竞争很充分,比过去要充分得多。

  截至去年末,信托产品的资产已经达到了12万亿以上,主权投资基金资产的规模也在4万亿以上了,券商的资产管理的规模在5万亿左右,保险行业可投资的资产在8万亿以上。实践证明,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对于支持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改善目前的社会金融结构,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调节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这个行业发展很迅猛,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引起关注。下面我主要讲这些问题和关注。

  第一是投资者的风险认知不足。财富管理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普遍存在着刚性对付的问题,我国的财富管理行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个歪路,同时极大地误导了市场。投资者的容忍度变得越来越低。

  第二个问题是产品的短期化非常明显。短期产品受到投资者亲睐的原因一方面是管理人进行主动的错配,来赚取利差。另外和普通投资者的投资理性有很大的关系。当然,理财产品的短期化对投资人与利率,这个成本走高的预期也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产品的收益率竞相攀升可能引发的风险值得高度重视。为了保持自己的存款不被别人搬家,以及增揽新的客户,随着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加入再次加剧了产品收益率的竞争强度。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在当前实体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企业资产收益率在什么水平不言而喻,那么它能不能够真正地覆盖融资成本,这需要实践很好地去检验。

  第四,目前财富管理存在着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及销售不当的问题。一是财富管理的机构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和简单满足监管要求,存在着没有按照风险适当性的原则,向客户去销售自己产品的情况。二是信息披露严重不充分,客户没有明确掌握我所购买的产品具体投向了哪些资产;第三误导销售的现象经过几年的整顿依然存在。

  第五,产品同质化较强。财富管理的理念是单一的,那么当前的市场上,产品的同质化趋势明显,多样化不足。各个金融机构的财富管理的服务理念,没有形成全方位的有分析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的能力。

  第六,资金的大进大出在最近的一年时间里面明显地增加,但流出到境外的资金对实业的投资是不足的,QD在境外投资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而且资本的自由流动既存在诸多的限制也缺乏有效的应急的管控,还需要进一步地认真总结经验。

  除了以上的问题,目前的理财市场还存在着一些更深层次的挑战。第一,投资者、管理者之间的法律界限是不明确的。到底是受托理财还是储蓄的替代产品,还是保险的替代产品,理财销售之间的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义务都需要进一步地明确,这样既要保护好投资人的利益,也能够维护好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投资者的教育普遍缺乏,投资者缺乏长期投资的心态。

  第三,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在交叉教授、交叉运作和交叉投资方面越来越具有跨行业、跨市场和跨机构的特征,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认真做好金融机构的尽职调查。我现在很少看到金融机构对我们金融机构的交易对手认真做调查的,都把他们视为零风险对象再处理,这是不正常的。

  同时,由于产品的结构过于复杂,加上规则不清,就形成了跨行业和市场的风险传递等各类问题和风险点,这些都迫切需要在监管机构之间,监管机构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有效地协调,以使风险能够得以有效把控,对投资人进行有效地保护。一个是我们金融机构要加强对交易对手的工作,另外一个就是不同的监管机构和监管机构本身不同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要跟上现在这个形势的发展。

  第四,有的理财产品现在根据没有二级市场的情况设立,有的理财产品有指数产品但是不允许购买和投资,因此它就没有办法做,就很难做市场化,影响投资者和对产品价值的判断。转让发行认购,没有二级市场很难带动相关的法律等中介机构的发展。

  第五,财富管理行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对这个激励机制设施调整的机制。做财富管理和基金的机构,不管社会的各种基金和证券公司,哪有定KPI一年不调整的?资金流动发生那么大的变化,用一个传统的办法去管理财富管理那是不行的。因为你设计的不是一年的,你设计的是三十几天的东西。所以财富管理行业在中国缺乏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设施调整的机制,在薪酬奖金没有添加软文化的因素,也就是说你怎么对客户负责任,你对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是怎么进行复制的。

  第六,财富管理的机制是不足的。在现有的产品上做投资管理,对你们自己也找不到或者是不准使用对冲的工具和产品。你能投股票,不管能投3%和5%,那股指期货你又不能买。一个是整个产品没有足够的选择,另外一个相关规定也不能从对冲保值出发。所以,目前很多机构不得不按照传统的管理机制去进行管理一个新的财富管理的市场,它没有这个东西只好回到传统的东西去管它,这就会使得我们所谓的创新的东西,仔细看的话是经不起推敲的。

  第七,中国目前还没有银行保密法和财产权相关保护的法律法规,中国市场还被认为是不成熟的市场。

  第八,中国目前存在私人银行的机构,或者是独立的单元,这个给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各类从事财富管理发展的机构提出一个课题,我们今后有的机构是应当可以考虑向专业化的财富管理的机构和私人银行的单元去转型。

  第九,关于第三方的机构,以及互联网金融在里面的作用,总的来讲应该进行必要的引导。

  第十,理财产品短期化、碎片化,特别是对于大量投资于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的情况提出了现实的问题,这对信贷成本管理,无疑是一个最大的挑战。

  最后,从事财富管理需要大量的人才。目前我们的人才队伍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财富管理的需求,理财涉及到法律投资及银行保险等各方面的理论知识。过去我们简单地看现金流量、基本因素,然而简单的指数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全部是做整个组合投资的适时的调整和风险感觉。个人资产负债表和财务预算的制定和分析,这样一个简单的知识,如果不具备全面和规范的财务分析能力和金融专业知识很难确保服务质量。我对当前财富管理高等学校的认证也是画了一个问号的。

  以上所述的很多问题和挑战,相信能够随着我们改革开放创新的推进加以解决,中国的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必将随着中国梦的实现得以繁荣发展。

  (根据作者2014年1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第二届年会”上的现场实录整理,未经作者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