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十年戎马生涯(上)
[发布时间:2009-08-12 00:00:00 点击率:]

1965年,恰巧是汪海当兵的第五个年头,这一年,也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战场上第二次较量的开始。15年前,在中国版图的北端,胸戴“中国人民志愿军”标志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翻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史页;15年后,在中国版图的南端,一支军装上没有任何标识的队伍,悄悄渡过了中越边境的友谊关,经历了一场新的战争。

  那是汪海永生难忘的一夜。当时,所在部队接到上级紧急通知:外出的干部、战士24小时内必须全部归队。人员到齐后,营房大门紧闭,不许任何人外出,清点物资装备,规定之外的个人用品全部打包签名统一保管。战士们以为是支边调防,或是北上保卫党中央,但到底要干什么谁也说不准。这时部队接到上级指示:将领章、帽徽全部上缴。于是战士们又重新开始了新一轮猜测,会不会是集体复员去军垦边疆?或者是去开发金矿、油田?就这样,他们在揣摸不定当中连夜出发。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在将武器装备全部密封起来后,踏上了不知开往何方的列车。

  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战士们都坐在闷罐车里。火车徐徐开动后,师领导才逐级向下传达了此次行动的任务,并做了战前动员。动员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受军委的指派,命令这支队伍奔赴越南,援助那里的人民,打击美帝国主义侵略者。一听说要出国打仗,汪海就来了精神。因为从参军那天起,他就一直盼着能在战场上拚杀,真枪实弹,甚至血洒战场,这很符合他爱挑战的禀性。当时汪海真是激情难抑,想带领全排战士们高歌一曲,可车内不许大声喧哗,他只能用力握着自己的拳头,以此释放全身奔涌的激情。

  到达友谊关后,部队在临时搭起的营房中休整,并在出关前最后一次给父母及亲朋好友写信,但绝不能暴露军事机密。在学习了简单的日常越语,熟悉了越南的地域风俗,了解了热带雨林的气候特征以及行军作战的注意事项后,他们便换上了不戴军衔的越南军装,通过友谊关踏上了异国的土地。

  进入越南国土后,部队的行进要经过一条秘密通道,车队以部队编制的队形排列向前行使,出于作战需要,炮兵指挥排紧紧跟在团指挥车的后面,在山谷中隐蔽行驶。因有灯火管制,车队即便在夜间行使也不准开灯,空荡荡的山谷除了回荡着低沉的马达声外,别无一丝声响。而战士们在炮车上都是瞪大了眼睛,盯着漆黑的夜空,两耳搜寻着每一个细小的声音。

  车队正在缓缓行进,汪海突然听到一种有别于汽车马达的“嗡嗡”声,直觉告诉他这是“敌机”,他立即向指挥车做了汇报,团长马上下达了隐蔽命令,要求所有车辆关掉发动机,全员隐蔽防空。汪海与战友们跳下车后,立即钻到丛林中和岩石下躲藏起来,整个山谷静得出奇,只能听见战友们的呼吸声。美军飞机投下的照明弹把山谷照得通明,令人心里特别发虚,好像有一种叫你无处藏身的感觉。好在部队隐蔽的迅速,飞过的敌机并没有发现山谷中的目标。敌机过后,炮团车队继续前进,顺利通过了弯曲的山谷,到达了预定的防区。

  布防完毕后,部队又进行了伪装,而此时的战士们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历,消除了心中的恐惧,个个摩拳擦掌,群情激昂。但出于实战及作战的考虑,炮团指挥所设在阵地最高的山顶上,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再加上所肩负的特殊使命,炮团指挥所往往是美军飞机轰炸的首要目标。汪海作为全团指挥排的排长,担当着兵头将尾的角色,负责侦察美军飞机的作战情况。所以在敌机轰炸时,别人都可以钻坑下道隐蔽起来,他所在的指挥排必须站在阵地的最高点,向上级通报敌情。因当时的设备落后,对美军飞机的侦察完全凭肉眼来判断方位坐标及距离的远近,然后汇报给高炮阵地,组织火力反击。在所有战斗中,给汪海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开炮。

  几架美军飞机飞来,汪海指挥炮兵对准敌击一阵猛轰,敌机冒着黑烟逃跑。战斗刚刚结束,团司令部打来电话问:“飞机打落了没有?”汪海马上说:“报告首长,只看见冒烟,没看见击落。”参谋长听完后说道:“傻瓜,冒烟就是击落了。”当时汪海一愣,脑子一转,马上回答:“是,参谋长,冒烟就是击落了,美军飞机已被我方全部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