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可持续的薪酬制度能约束“短视”决策
[发布时间:2010-02-08 10:03:01 点击率:]

  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CEO)潘迪特2月4日在北京就中国业务发展、公司盈利前景、花旗高管薪酬等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这是他2007年底任花旗CEO以来首次在中国接受媒体专访。   

  在中国有四大业务目标  

  潘迪特表示,花旗中国对花旗集团及其长期业务增长至关重要,花旗将继续扩大在华投资。日前,中国银监会已批准花旗在贵阳开设一家新的分行,这正是花旗不断拓展中国网点计划的实现。

  潘迪特阐述了花旗中国的四大业务目标:一是提供全面的产品和服务,花旗集团的所有业务都将于未来在中国全面开展;二是拓展网点;三是深化与中国客户的关系;四是立足于花旗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花旗数据处理(上海)有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为花旗提供软件开发和技术支持。

  “为了在中国提供全面服务,花旗正在积极为开展证券业务做准备。”对于市场传言的合作伙伴人选问题,他说:“这将是个长期的合作,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至关重要。我们正在积极地调查与寻找。”

  2007年,花旗作为首批外资银行之一在中国成立本地法人银行花旗中国。目前,花旗中国有4000多名员工,已在九个城市成立九家分行,贵阳分行也将于2010年上半年开业。花旗中国还分别在湖北省和辽宁省开办了三家贷款公司为当地个人与工商户服务。花旗中国CEO欧兆伦说,尽管尚不能披露具体数据,但这些贷款公司运营情况“令人满意”。   

  花旗控股资产将逐步出售  

  潘迪特说,花旗集团在2009年取得了巨大进展,包括明确了核心业务和发展目标。花旗集团将更加重视新兴市场的业务,并将集中精力开展客户服务业务。对于花旗控股旗下的非核心业务,集团将逐步出售,由此所融资金将投入到核心业务之中。

  他强调,奥巴马限制银行业自营业务的提案“方向正确”。“该提案是为了让银行名至实归,让它们成为服务客户、提供流动性、控制风险的机构。银行正是通过履行这些基本功能使资本得以积聚,信用得以建立。”

  2009年1月,花旗集团宣布将资产拆分为“花旗公司”和“花旗控股”两部分。其中,花旗公司保留该集团在100多个国家的传统银行业务;而花旗控股则纳入一些非核心的资产管理、消费金融业务和经纪业务等,其中的花旗私募基金目前规模已超过100亿美元。2009年,花旗已将1680亿美元资产进行了出售。

  对于集团的盈利前景,潘迪特说,2010年花旗有着坚实的盈利基础,美国经济也有明显企稳迹象。此外,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速,花旗遍布140多个国家的网络将使其拥有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实际上,花旗的总部是在飞机上。”他半开玩笑地说。 

  高管薪酬要公平、有竞争性  

  对于花旗集团在亏损之际依然向高管支付较高薪酬的问题,潘迪特说,2009年我决定给自己发一美元的工资,这是领导人在公司困难之际应有的态度。不过,花旗在一个“全球化的、充分竞争的”市场进行运营,因此花旗员工的薪酬应该是公平的,有竞争性的。

  “2009年,我们在平衡股东利益和花旗员工利益方面做得非常漂亮。”他说,一个可持续的薪酬制度应该既能体现公平,又能体现个人的业绩,同时能对“短视”的决策进行约束。总之,薪酬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还有许多需要探讨的地方。

  他同时强调,薪酬只是优秀人才进入花旗的原因之一,公司的吸引力更在于这是一个能够“人尽其才”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