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做足“功课” 康奈招工“开门红”
[发布时间:2011-02-24 13:43:28 点击率:]

  □ 王滨 本报记者 何沙洲

  

  兔年新春伊始,著名鞋企康奈大招工便迎来开门红。新春开工第一天前来应聘的就达100多人,截至2月17日,登记在册的新员工达580名,其中85%是由老员工带来的。公司人力资源部招工办负责人介绍,元宵节后,还会有一个应聘高峰期,这个数字将会更高。

  在很多企业大喊“招工难”的时候,康奈新春大招工出现“开门红”的个中缘由究竟是什么?究其原因,最主要就是康奈未雨绸缪,在招工这门“功课”上做足了文章。

  

  文化留人

  招工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用工出现了缺口,做好留人工作其实也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招工”。只有留住了老员工,才能更好地吸引新员工。康奈集团董事长郑秀康很早就提出,要用“感情留人,制度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

  为此,康奈一直致力于打造和谐企业,把人留住。如为了给员工提供一个优越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康奈先后斥资1000多万元用于园区绿化建设;康奈还定期不定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一年一度的“康奈职工艺术节”、被誉为职工春晚的“康奈之光”、三八节文体活动、劳动技能比武等特色活动。

  在提升员工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的同时,还增加企业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康奈坚持“人才无定论,康奈唯‘专’才”的人才理念,主张“你有多大的能力,就给你多大的舞台”。康奈还积极发挥党委、工会、团委等机构的作用,尽最大限度满足员工物质、精神和政治等方面的需求。

  

  主动出击

  早在2009年,康奈集团高层就开始带队前往云南、贵州、河南、安徽等民工输出大省考察,了解民工新动向,开展用工调研和招工宣传。

  为了应对兔年春节后招工难问题,春节前,康奈未雨绸缪,派出了工作小组深入到劳务输出大省安徽进行调研和招聘。兔年正月初四,工作小组放弃假期,早早地在安徽宿州、灵璧、泗县等处设点为兔年招工。经过几天的招聘,来现场登记的有400多人,2月12日首批赶到温州康奈总部报到的就有100多人。由于人员比较集中,康奈包车将这些人直接送到厂区。此外,为了让提早来报到的新员工有个安顿,该公司招工办的几位工作人员正月初六就开始上班了。

  

  节日慰问

  节日期间前往员工家里慰问,是康奈的一项传统,也是一种企业文化。

  如2009年中秋节,康奈集团派出两个慰问工作小组,分别前往安徽、河南等康奈员工比较集中的省份,深入乡村、小镇,慰问一线员工及其家属。每年春节放假前,康奈集团都会给员工派发“大礼包”带回家。除了“康奈之光”文艺演出、文艺汇演的光碟、一双康奈精品皮鞋、一封致员工家属的慰问信等“基本套餐”外,还有创意新颖、制作精美的“康奈文化明信片”,企业图书馆馆藏的图书等“特殊礼物”。

  2010年是康奈30周年庆,该公司给每位员工赠送了一床定做的高级毛毯。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让员工在福利上得到了实惠,同时也让员工的家人、亲朋及周边人对康奈企业及企业文化有一个深刻直观的了解。据统计,康奈很大一部分“新温州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认识康奈,继而加盟康奈。

  

  【点评】

  事实上,康奈在招工方面所做的“功课”和努力还不止这些。比如今年,康奈集团还出台激励措施,对那些节后介绍亲戚朋友或老乡来工厂上班的老员工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使很多老员工成为了公司的“特聘招聘专员”。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目前出现的招工难问题,与政府的政策导向、国家产业的宏观调控、产业的转型升级等因素都有关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招工难、民工荒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合作,或许还要假以时日。但康奈上面的这些做法,对于解决招工难问题无疑是有效的,作用也是直接的,具有可操作性,对于很多制造型企业来说,不无参考借鉴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