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2011:最疯狂重组催生18涨停
[发布时间:2011-12-26 13:59:24 点击率:]

  策划词ⅠCEHUACI

  

  资本市场一直不缺乏重组故事,2011年,重组故事层出不穷,从无数虚与委蛇的投机重组到短兵相接的战略并购,从掏空上市公司到整体上市,从杯弓蛇影的炒作到真金白银的抢筹。有的上市公司通过重组涅槃重生,有的上市公司仅仅是画饼充饥,记录下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组,可以帮助投资者更清楚认识公司的投资价值,更好地认识“赌”重组带来的风险。

  □ 本组稿件采写 桂小笋 陈雅琼

  杨萌 郑洋 李冰 谢静

  

  最疯狂的重组:

  *ST盛润A催生18涨停板

  

  自1993年登陆资本市场以来,*ST盛润A的股价走势在过去18年中从未出现过像2011年这样疯狂上涨的局面,从8月10日复牌以后,*ST盛润A一连18个涨停,以9.52元的复牌价格,涨至年内最高价21.85元。

  [点评]:在这种疯狂涨停的背后,是否另有它因。公开信息似乎已说明一切,在*ST盛润A的交易明细里可以看出,解禁股开闸后的10月17日,前5名卖出金额最高的营业部集中于深圳,对比此前解禁股持有者所在区域,一切不言而喻。

  

  最生不逢时的重组:

  *ST炎黄重组折戟批文

  

  暂停上市已有五年时间的*ST炎黄重组之路可谓多舛。五年时间内,公司一度处于零主营业务的状态,2009年和2010年,公司连续两年营业零收入,2009年度,公司净利亏损1667万元,虽然2010年靠着营业外收入实现以净利约3315万元扭亏,但重组前途未明等因素之下,会计师事务所依旧对公司出具了年报“非标”。在此之间,*ST炎黄曾积极着手置入房地产企业转型,但不幸的是随即遇到房地产调控致使重组无疾而终。

  [点评]:正所谓成功的重组都是相似的,而不成功的却各有各的理由。*ST炎黄的5年重组史让人不禁心生感叹,而随着监管部门对ST类股票借壳重组监管趋严,几乎和IPO同样条件的重组成本使这类僵尸股想要复活难度加大,*ST炎黄前路也因此更加艰难。

  

  最有意义的重组:

  央企破产第一股ST华源复牌

  

  作为央企破产“第一股”,*ST华源在长达三年的重组路程中,被指创下了8个“第一”的纪录:作为上海辖区范围内的上市公司,*ST华源可谓是该区域内第一家破产重整企业;同时,也是兼有A/B股上市公司重整的第一例。而在重整方案上,*ST华源也开辟了以协商定价机制进行资产重组的先河;更是以缩减股本和让渡股份的方式来调整股东权益的首个案例;进一步的,*ST华源成为A、B股同时实施缩股的上市公司第一例。

  [点评]:重组成功后的ST华源着实递出了一张亮丽的财务报表。但作为地方性房企的东福实业,在现有的楼市调控和货币环境下,并不具备突出的抗风险能力和扩张能力。

  

  最大牌的重组:

  西单商场“蛇吞象”收购新燕莎

  

  西单商场公司股票简称自7月25日起由“西单商场”变更为“首商股份”。 受重组的影响,西单商场近期在资本市场上得到追捧。最近一个月以来股价飙升超过20%

  重组后的西单商场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有报告指出,重组后的公司在北京零售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市场控制力大幅提升。

  [点评]:西单商场与新燕莎的重组是北京市国资委做大做强北京市属国有商业资产的一项举措。双方合并后,将成为北京一家超大型商业航母。由于西单商场在西单等地区拥有多处价值不菲的物业,这意味着“燕莎系”旗下缺少商业物业的现实将终结。与新燕莎控股相比,西单商场也将从重组中获益。

  

  最波折的重组:

  浙报借壳*ST白猫

  

  自2010年4月29日停牌以来,*ST白猫的重组方案可谓一波三折。截至目前,浙报发展、钱报公司等16家公司相应股权已经履行完毕产权交割手续,其产权已经转移至白猫股份名下。因此,本次资产置换的置入资产已过户登记至白猫股份名下,白猫股份已经合法拥有置入资产的所有权。白猫股份因本次重大资产重组而置出至美加净日化的股权类资产,申康清洁等4家公司相应股权已经履行完毕产权交割手续,其产权已经转移至美加净日化名下。

  [点评]:对于此次重组,市场分析师普遍认为这是一起比较成功的重组案例。公司从亏损企业,进行行业转向,转型到有前景的国家支持和鼓励的传媒行业。

  

  最具“内涵”的重组:

  广汽吸收换股广汽长丰意在三菱

  

  今年3月23日,广汽长丰发布了广汽集团拟换股方式吸收合并广汽长丰,借壳广汽长丰实现A股整体上市的计划。 但广汽长丰的前东家长丰集团却并未按照广汽设计的路线选择换持广汽的股权。长丰集团要钱不要股的态度让广汽不得不选择修改重组方案。

  [点评]:长期以来盘踞华南汽车市场的广汽集团,跋山涉水的选中了远在湖南的长丰汽车作为重组对象,其实是一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筹谋,因为以SUV见长的广汽长丰背后,是在该领域独领风骚却在中国合资路上屡屡不得志的日本三菱汽车。为了留住三菱这位合作伙伴,广汽集团做出了广汽长丰退市的艰难决定。

  

  最纠结的重组:

  ST轻骑重组遭遇山寨股东添乱

  

  3月4日,连年巨亏的ST轻骑发布了《重大资产置换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ST轻骑的控股股东兵装集团拟将其持有的ST轻骑股权,转让给中国长安,而中国长安将以其持有的湖南天雁100%股权与ST轻骑全部资产和负债进行置换。3月23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此次重组方案却意外的遭到了来自网络的2800万票否决票突袭,十项议案无一幸免皆被否决。

  “山寨股东”的添乱让ST轻骑不得不在4个月后,再度将原版重组方案提交股东大会表决。

  [点评]:ST轻骑的股价因此遭遇了滑铁卢。曾经有投资者表示要求向山寨股东索赔。但这背后,承担责任的究竟应该是谁?

  

  最受期待的重组:

  金隅股份收购太行水泥

  

  2011年1月22日,太行水泥发布公告称,金隅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太行水泥的申请,已获得监管机构审批的有条件通过,同时,金隅股份首次发行A股的申请同时获得通过。

  业内人士指出,金隅股份此次回归A股主要是为兑现金隅集团在2006年收购太行水泥和2009年金隅股份H股上市时“整合旗下水泥资产、彻底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

  [点评]:与同行业可比水泥上市公司相比,金隅股份是区域龙头且独一无二的具有完整的矿山、水泥、商混、新型建材、房地产开发、投资性物业纵向一体化产业链,预计未来2~3年内公司还将延续较快增长。

  

  最瞩目的重组:

  上海医药并购

  

  上海医药内部整合接近尾声,但外部并购还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中。公司并购广州中山医医药有限公司、北京爱心伟业和中信医药、福建省医药公司、山东商联、浙江台州医药、宁波医药、众协药业等,短短一年内,基本打通了覆盖华东、华南、华北的全国性医药分销网络。

  [点评]:上海医药内部资源的整合效应已经初步显现。业内人士认为,上海新先锋目前盈利能力较弱,存在一定的经营和财务风险,若在2011年底前经营仍未出现好转,不排除集团不将其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

  

  最豪爽的重组:

  哈药股份股东拟注入54亿元资产

  

  11月15日,经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审核,哈药股份发行股份购买哈药集团关联资产事项获得有条件通过。哈药集团赶在期限截止之前终于兑现了股改时的承诺。

  根据哈药股份今年年初公布的增发方案,哈药股份将通过向哈药集团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其所持有的生物工程公司及三精制药股份。两公司作价约54.82亿元,由哈药股份向哈药集团定向增发约3.03亿A股支付。其中,三精制药股权价值约38.12亿元;生物工程公司作价16.7亿元。

  [点评]:有业内人士认为,三精制药也是上市公司,对于三精制药的投资者来说,重组后相同于原有三精制药股票变成了哈药股份股票,没有实质性利好。但减少了内部同业竞争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