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据了解,王振滔慈善基金会是经国务院和民政部批准成立的中国第一个以民营企业家名字命名的个人非公募慈善基金会。基金会下有“爱心接力计划”和“爱心鞋柜”两个慈善项目。
与其他慈善组织不同的是,该基金会的“爱心接力计划”采用全新理念:受资助学生要承诺在工作后至少资助一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让基金变成“种子基金”,使资助大学生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自2007年启动后,五年以来,爱心接力计划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共帮助了5619名贫困学子步入大学校门。今年恰逢基金会五周年,“爱心接力”活动广度也再次加大,内蒙古呼伦贝尔站是今年“爱心接力计划”继浙江温州站后的第二站,也是基金会首次走进内蒙古,接下来,这场“爱的接力”还将陆续前往山东济南、安徽合肥、四川成都、广东珠海等地,预计将捐资1000万助2000名学生圆梦大学。届时,爱心接力活动捐助的总人数将突破7000人次。
此次王振滔慈善基金会选择走进内蒙古,也是事出有因,今年7月份呼伦贝尔扎兰屯、阿荣旗、莫旗等地遭受了水灾,很多牧民损失严重。当时,基金会创始人王振滔作为温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正率市政协工商联界别委员共20多人在呼伦贝尔考察调研,他在目睹当地牧民的受灾情况后,心急如焚,马上通过其个人慈善基金会与呼伦贝尔团市委进行联系,表示愿意为呼伦贝尔贫困学子“雪中送炭”。之后,许多清寒学子向呼伦贝尔团市委提出申请,并由团市委和王振滔慈善基金会共同筛选确定了资助对象。
来自莫旗腾克镇怪勒村宜斯尔组的达斡尔族女孩郭金娜是这次150名受助学子中的一个。她家是典型的游牧家庭,以种地、放养牲畜为生,由于雨水过多,今年的庄稼收成就受到了很大的损失,郭金娜家有四个兄弟姐妹,几个姐弟的学习都很棒,大姐正在读研,另外两个姐姐在上大学,最小的弟弟在上高中。她今年也以优异的成绩被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录取,五姐弟的学费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负债累累,郭金娜考上大学的好事给这个家庭带来的除了喜悦更多的是“雪上加霜“的艰难。但现在好在有了王振滔慈善基金会送来的5000元,郭金娜跟家人这才舒了口气。活动现场,郭金娜激动地告诉记者,在内蒙古有一句谚语是这样的:“鲜花盛开的地方蜂蝶多,心地善良的人儿朋友多、门德门德(平安的意思)。”她说她非常感谢王振滔慈善基金会的资助,祝愿好人一生平安,她也表示一定会把这份爱心继续传递下去。
据了解, 王振滔慈善基金会一直很关注少数民族孩子的成长,早在08、09年的时候基金会就走进贵州帮助少数民族的贫困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而基金会去年成立的“爱心鞋柜”,在成立之初就联合央视主持人王凯发起的“爱心衣橱”走进云南、贵州等地给少数民族孩子送去了暖和的过冬皮棉鞋。
王振滔慈善基金会简介
王振滔慈善基金会是由著名民营企业家、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滔先生出资2000万元人民币作为注册资金,经中国国务院和民政部批准成立的中国第一个以民营企业家名字命名的个人非公募慈善基金会。
王振滔慈善基金会于2007年4月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宣告启动,并以宣传慈善事业、向社会贫困群体提供帮助、对慈善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才进行奖励为宗旨。
该基金会下有“爱心接力计划”和“爱心鞋柜”两大慈善项目,其中“爱心接力计划”在资助贫困大学生的运作上采用全新理念:受资助大学生要在工作后资助一名贫困学生,让基金变成“种子基金”,使资助大学生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该基金会的最终目的,是要传播一种爱心理念,通过爱心接力活动,让更多的社会大众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并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
相关链接
一个故事引发的一个基金会
毛迎,来自湖北麻城的年轻姑娘。刚满20岁的她,过早体验了人世的艰辛。家庭贫困、父母先后因病离开人世,在学校和乡邻的帮助下,毛迎完成了高中学业,并考取了黄冈师范学院。在为高额学费一筹莫展的时候,毛迎又幸运地得到了奥康集团在黄冈市设立的黄冈大学生助学专项基金,顺利地踏进了大学的校门。
似乎毛迎的命运总是在不幸与幸运之间徘徊,在随后的大学生活中,毛迎在为获得资助欢喜的同时,也伴随着由此带来的苦恼。
毛迎的学习很努力,在班里还担任了班干部,由于工作的需要,就用资助的钱买了一部小灵通。但是由于是受了捐助才买的小灵通,但半年多的时间过去,她却从不敢把小灵通拿出来在公共场所打电话。她说,我害怕别人说闲话。
事情在2005年元旦有了变化。
那一天,王振滔特意走进了革命老区大别山,他最惦记他帮助过的那些孩子。他们长大不少吧,在新的一年里他们会有哪些进步呢?
当天下午,通过孩子们的学校得知了他们家庭的地址。王振滔便乘车去看望。然而,到了那里,孩子们的话语,孩子们生活的情景让王振滔大吃一惊,事先想好的话一瞬间也忘得一干二净。他原以为受到帮助的孩子们会生活得很开心、很幸福,但事实并非如此。
经过了解才知道,那些受到捐助的孩子心理负担很大,把从奥康得到的帮助当作了施舍。
在交谈过程中,来自黄冈师范学院的大一女生毛迎在王振滔一再的鼓励下,终于大胆地说出了心里话:“叔叔,通过您的帮助我的学习成绩很好,现在担任班干部。我非常感谢你对我的帮助,但是我们需要的不是施舍,我更多需要的是关心和帮助……”
现场一片沉默,这诚恳的话语深深地触动了王振滔。
王振滔意识到了什么,他立即对孩子们说:“你们绝对不能把自己得到的帮助当作负担,同时叔叔也不是在向你施舍,而给你的是一份爱心,你也不需要报答叔叔。如果想要报答叔叔,唯一的方式就是把叔叔给你们的爱心传承下去,等到你们长大有所成就的时候必须要帮助另一个人,这才是你们要做的,也是你们的责任。”
之后,王振滔亲自督促基金会的申报工作,并在2005年12月得到国家民政部的审批。之后迅速推出了全新的慈善模式,即“爱心接力计划”:受资助学生要在工作后资助另一名贫困学生。
本站是“爱心接力计划”的第三站助学活动。此前,已经在重庆、温州两地帮助400名学生实现了他们的大学梦想,现在的他们现在和其他孩子一样在大学校园里自信、开心地成长。
上一主题:李国昌的绿色森林王国
下一主题:大江工业切实推进“七个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