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用故事,诠释创业思路
[发布时间:2007-11-23 00:00:00 点击率:]

 “天上飞来一群大雁,有两个打猎的兄弟在想,老大说打头雁好,老二说打中间雁把握大,两个争来争去,达成一致打中间雁时,一抬头大雁已经飞远了,机会没有了”。

  第一次见到温州冠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家儒是在2006年底举行的“中国民营企业家对话世界五百强”论坛上,最后一个上台演讲的周家儒讲了这段庄子曾经讲过的这个故事,引来了阵阵的掌声。他那天演讲的题目叫《走出去、走进去、 走上去》,至今我依然记得他幽默而激情荡漾的语言:“现在是走出去的好时机,这个时机就像一扇门,现在开在那里,过一段时间这个门就会关掉的,所以行动比什么都重要,什么叫困难,什么叫出路,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是难,出路出路你走出国门就是路。”“先开枪,后瞄准,行动比什么都重要。”

  那天,周家儒一口气讲三个故事:第二个是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周瑜很妒嫉诸葛亮的才能,叫诸葛亮3天造出10万支箭,诸葛亮一听10万支要15天才能制出来,就知道周瑜想害自己,诸葛亮便用计谋用草船借了10万支箭,这就是著名的回避法则。”

  周家儒演讲的第三个故事是根据《礼记》中“天下为公” 四个字解决了冠盛在美国的工厂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故事,他说:“美国冠盛工厂不是中国温州的工厂,也不是我周老板的工厂,而是天下所有人的工厂。”他的故事让不同肤色的外国人深深感动,并为之鼓掌。

  11月8日下午,我再一次见到了周家儒,他给我讲的故事依然精彩,依然很有说服力,依然充满东方文化的色彩。我在他的许多故事里获得了更多的人生启迪。

  周家儒跟那些趾高气扬、形色精明的企业家不同,内敛外秀,敦厚睿智,微笑待人,一身孺者风度。他说话的时候,似乎思考大于陈述,理性大于感性。我们谈到了十七大、嫦娥一号、股份制改造,但他总爱用故事性的语言紧抓人心。

  我从侧面了解到,周家儒的幽默,受到父亲的影响。周家儒的父亲周大缄是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的高才生,就是一位很幽默的人。父亲会讲国语,而后被乡长任命为名誉副乡长,担任乡长的翻译。因为此段经历,“文革”时期,周被定为黑五类,受父亲牵连,年少的周家儒也吃尽苦头,17岁便辗转全国,寻求生活。但他从父亲身上也学到了幽默。

  善于学故事、总结故事、讲故事,这都不是周家儒对故事“功能”的真正理解,周家儒只是希望用浅显易懂的故事来诠释自己的创业思路,理解时代的改革开放。实际上,我从他的故事中听到了一个行业市场细分的“隐形冠军”茁壮成长的声音,那就是他的“冠军定位说”。

  1985年,怀揣“冠军之志”的周家儒用2000元在温州市洞桥底的小巷深处租了一间40余平方米的民房,开始了实现了他“隐形冠军”的创业之路。他把目光紧紧地锁定在汽车传动轴总成和等速万向节球笼上,用技术创新抢占市场的制高点,用全球化的战略定位编织国际营销网络,用诚信的企业文化定位自己的创业人生,终于成为了行业市场细分的“隐形冠军”,锻造出一个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高新技术企业。这是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创业故事,这个故事把周家儒推入了温州工业企业规模前50强。

  2005年9月,周家儒随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在加中经贸论坛上,周家儒以故事性的发言深深震撼了听者的心灵,让外商真正领略了温州民营企业的风采。

  周家儒还爱讲“野猫”的故事,他认为幸存下来的温州的民营企业不是白猫,也不是黑猫,而是山上的野猫,跨山岗,越丛林,跳小溪,奔草原,白天黑夜,自生自灭。

  但是“野猫”也有渴望做强做大的理想。周家儒告诉我,冠盛并不满足于行业细分市场冠军的角色,他们根据国际、国内上市规则,于2005年成立了上市领导小组,组建了上市工作办公室,聘请了在国内排名前三位的律师事务所,对股票上市的法律架构进行了严谨的调查和程序的规范性整理,出具了法律意见书。企业于2005年至2007年分别引入了境外投资者,为企业的发展增资扩股。他们在2005~2006年完成了上市前第一阶段的全部准备工作,推动了公司上市进程,有望明年在深圳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上市。

  离开周家儒的时候,阳光正照耀着矗立在瓯海大地上冠盛这座现代化的企业,发出了熠熠闪烁的光芒,昭示着一个新的“隐形冠军”时代已经到来。我不由想起周家儒当选“2006年温州十大民营经济年度人物”的颁奖词:

  “在科技创新时,他讲的是青蛙王子的故事,企业就是青蛙,而高科技则是公主;在拓展海外市场时,他讲的是草船借箭的故事,回避了中间商,直接进入美国市场;在美国工厂出现文化冲突时,他讲的是‘天下为公’的故事,令不同肤色的工人们一齐鼓掌……

  2006年,善讲故事的周家儒成功地跳出竞争激烈的国内汽配市场,直接进入美国与德、美品牌竞争。其巧妙的布局与长远的规划有可能让他也成为企业界一个经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