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近年来,由于房地产调控带来的交易低迷,SOHO中国的商业地产散售模式饱受诟病,散售为后期的运营、物业管理带来了困难,项目的整体价值难以提升。
SOHO中国中期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由于公司没有新完工项目,因而结算面积减少,SOHO中国实现营业额12.22亿元,同比下降约54%;净利润6.13亿元,同比下降约65%;核心纯利为2.32亿元,核心净利润率19%。今年至今,SOHO中国合同销售金额达到60亿元,主要来自望京SOHO和SOHO中山广场。银河SOHO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完工,届时,可观的销售收入将可计入全年业绩。
对于公司未来转型战略,潘石屹表示,随着北京、上海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两地的办公楼市场日益成熟。世邦魏理仕的报告显示,过去18个月,北京、上海办公楼租金分别上涨了73%、18%,同时空置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分别为4%、6.7%。由于SOHO中国开发的所有办公楼均处于北京和上海的黄金地段,于是其主要办公楼租金18个月中的上涨幅度超过了70%,成本回报率超过14%。因此,潘石屹认为,从公司的长远价值来看,适时向自持转型,不但物业的增值给公司带来不可小视的价值,稳定租金收入也将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公司资金充足,拥有现金92亿元,未提取贷款余额60亿元,合计150亿元的资金,而公司的净负债率只有20%,从资金实力来看,SOHO中国完全有能力完成这次转型。”潘石屹说,SOHO中国已经沉淀了10多年的物业出租经验,为客户出租了250万平方米的物业,办公楼长期处于满租状态,且租金收入增速超过了市场平均水平。据介绍,三年前,SOHO成立了自己的物业管理公司,接管了SOHO绝大部分物业,今年更是与多家商业管理公司合作,为这一转型提供了可靠保证。
潘石屹表示,告别散售,转型后的SOHO中国将是北京上海优质商业物业的最大拥有者,同时还将是上海外滩上最大的业主。“就像《功夫》中的包租婆一样。”
“我们不但要把土地变成房子,还要将升值延续下去。要在每方平米建筑面积上创造更多的价值,让它成为一单单的生意,让优质物业成为永远生蛋的鸡。”他说。
(张达 徐欢)
业内观点
SOHO中国转型乃大势所趋
对于SOHO中国转型自持物业,中原集团研究中心研究主任葛岭认为,从去年以来SOHO中国的业绩并不太好,并且目前调控依然从紧,房地产行业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长久考虑促成SOHO中国转型。“通过自己持有收取租金,以此来降低风险。”
“从SOHO中国2012年中期业绩大幅下滑可以看出,目前这些项目的销售情况并不好。”一开发商表示赞同。
中房信研究总监薛建雄认为,此举是大势所趋,SOHO中国转型是一个适合生存的明智选择。
“以商业地产为主业的开发企业,最合理的经营方式就是自持。” 中房研协研究中心总监回建强说,SOHO中国转型应该是考虑到可持续发展。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表示,SOHO中国的转型是一种优化和进步,散售不利于商业物业的持续运营。持有有利于统一招商、经营、管理。长期来看,持有物业的有利于优化资产和财务结构,提高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但短期来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投资回报的周期大大拉长。
上一主题:羚锐制药:精细化管理,构筑青年成才快车道
下一主题:盛怒下不作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