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辽宁对不裁员困难企业实施救助
[发布时间:2008-12-23 00:00:00 点击率:]

  本报记者 宋延涛 

  国际金融危机对辽宁省就业状况的负面影响已经日益显现。针对这种情况,辽宁已经展开积极应对政策,辽宁省劳动部门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将对不裁员的困难企业实施救助计划,并专门召开创业带动就业新闻发布会。并着重强调,对整个辽宁省受金融危机影响比较直接的一些行业的民营企业如钢铁,石化等行业进行救助。 

  紧急应对  

  近一段时期以来,受全球经济“寒流”影响,国内一些企业破产、裁员的消息不时出现。裁员,已经成为国内一些企业应对危机开源节流的最直接方式之一。虽然辽宁省尚未出现大规模企业裁员的现象,但是辽宁的企业已经感受到了寒潮所带来的艰难局面。辽宁受经济危机影响较直接的一些行业的民营企业,如钢铁、石化等,企业岗位流失已经出现。避免现有就业岗位流失,避免大规模裁员行为发生,已经迫在眉睫。

  为此,辽宁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将通过鼓励企业通过实行轮班工作、短期放假、对职工采取半工作半培训等措施,避免企业因危机向社会释放就业压力。并将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和转岗培训补贴,以发挥失业保险稳定就业岗位的作用。而对那些在危机面前采取措施做到不裁员的困难企业,辽宁还将对这些企业实行有一定期限的临时救助政策,虽然具体的救助办法还在进一步制定研究当中,但已经初步确定对困难企业实施临时救助的期限为3个月。

  对此,辽宁省内的不裁员企业将享受到辽宁的救助计划,使受救助的企业与员工同舟共济度过危机的信心增强。  

  积极措施 

  根据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给本报的信息显示,辽宁实施救助计划非常有针对性,并已经开始在辽宁省范围内实施。

  目前辽宁已经开展了失业预警:即凡是裁员超20人必须报告,辽宁省将通过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强化失业调控。按照这个计划辽宁将在省内14个市选择3000户企业,兼顾钢铁、建材、石化、玩具等多种行业,进行每半月一次的岗位流失情况调查监控,以及时了解企业关闭停产的动向,了解就业岗位减少情况和离岗人员去向,避免违规裁员,并在岗位流失情况严重时采取必要措施。辽宁省还将恢复失业保险省级调剂金制度,确保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辽宁还计划在2009年开发3万个公益性岗位,其中1万个用于安排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按照每人每年2.2万元安排;其余2万个用于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主要围绕家政、居家养老、助残护残、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医疗看护、儿童托管等社区服务业展开,采取雇主出资和公益性岗位相结合的方式。对城乡未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初中生和退伍士兵,辽宁省还将为其开展为期一年的正规技工院校培训。 

  由援助安置型就业转变为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这也是辽宁省就业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为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辽宁省将进一步提高营业税起征点,降低营业税收门槛,将营业税按月纳税的起征点由月营业额2000元提高至5000元。对符合税法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对商贸企业小规模纳税人按4%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对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认定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辽宁省还首次提出解决创业者的创业场地问题。要求各级政府和规划、城管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创业者的生产经营场地,以免费或低价租赁的方式提供创业场地。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要留有一定比例的标准厂房作为创业基地或创业孵化基地,并盘活利用闲置土地、闲置厂房,为创业者提供低租、廉租的经营、办公和生产服务场所。辽宁还扩大了创业培训对象范围。由原来的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者、复员转业退役军人、残疾人等城乡各类创业者开展创业培训。在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方面,辽宁省还要求沈阳、大连、鞍山市市级创业孵化基地规模达到一次性接受创业户数30户以上,其他市达到15户以上,县(区)达到5户以上,各产业园达到10户以上,2009年年底前,各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全部达到规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