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从“满意”到“满分”的跨越
[发布时间:2009-03-06 00:00:00 点击率:]

  □本报记者 李丙驹  宋 林  

  记者:我们了解到,河南省对口支援江油市恢复重建第一批项目中以“十件实事”、“八项工程”、上百个乡镇援建项目为主导内容,截至目前整体进展如何?请张指挥长对这一阶段的工作作个总结。

  张国晖:河南省对口援助四川省江油市恢复重建的第一批项目投资金额为11.3亿元,涉及197个项目,其中向江油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对10万户农村居民永久性住房重建每户补助2000元,补助两亿多元资金已发放到受灾农户;援建板房5275套;恢复和完善了广播电视网络传输设施;对江油市属12所学校危房进行了维修;无偿捐赠两部垃圾压缩运输车;保持100人的公安特警队伍,协助做好社会治安工作;派驻专业技术人员,对部分震损房屋、震损水库、损毁文物鉴定和修复提供了技术援助;江油市救助管理站已经开工建设;江油市人民医院危房维修加固正在施工;河南江油产业园区与我省9家企业签订11个产业发展项目。

  第一批项目所涵盖的八项重点工程已经全部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中原爱心小区主体工程已经建到一层;中原江油连心桥已进入主桥上部连续梁施工阶段,新增引桥工程已经完成下部基础工程施工;中原爱心中小学、江油市职教中心、江油市彰明福利院、中原爱心医院和江彰大道已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乡镇项目进展顺利。河南省对口支援江油市40个乡镇恢复重建第一批工程项目共计176个,总投资估算4.36亿元。援建乡镇工程项目已全面展开,目前正在施工的项目有98个,2月底前开工的有59个,其余项目都能确保3月份开工。农村永久性住房重建户100811户,目前已经开工99605户,占总数的98.8%;累计完成63567户,占总数的63.1%,走在了绵阳市农房重建的前列。

  记者:第一批援建项目更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今年3月即将启动的第二批援建项目将主要惠及灾区哪些方面?

  张国晖:1月9日,河南省援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批准了第二批援建项目共104个,估算总投资16亿元,其中17个重点工程采取“交钥匙”方式。我省交通、建设、水利、卫生、文物等负责承建的5厅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项目建设工作管理机构,春节前都及时与江油有关方面进行沟通对接,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前线指挥部多次与江油方面协调,确保3月底正式开工。

  第二批援建项目侧重于灾区的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等、二是公共场所建设,如学校、医院、敬老院等、三是园区建设。

  记者:援建对于重灾区就是局部或整体的系统再造与重构,这也就对援建队伍的领导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需要着眼于当前,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更需要放眼于未来,对当地的长远发展进行科学统筹,你们又是通过怎样的制度设计,有效保证各部门间分工合作从而推动整体援建工作不断向纵深迈进的呢?

  张国晖:首先在于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和对口支援恢复灾区重建的重大部署,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郭庚茂等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18次作出重要批示,并在第一时间赶赴江油,深入农村、学校、医院、厂矿实地考察受灾情况,检查指导对口援建工作。省领导们先后14次亲临前线实地考察、看望慰问,带领有关厅局研究确定援建项目,协商援建方式,签订总体框架协议,具体指导援建工作。援建工作领导小组精心领导,后方办公室科学协调。所有这些,有力推进了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为圆满完成援建任务提供了根本保证。

  其次,作为身处一线的援建指挥部,我们充分认识到:震后对口援建史无前例,援建方式的选择对完成援建任务至关重要。实施第一批项目时,根据江油市实际情况,经过反复比对、多方沟通,采取对口援建项目由江油市政府或相关部门作为项目业主负责具体实施,我们在项目确定、施工图审查、建设监管、项目竣工验收及财务决算等重要环节会同江油市相关方面共同把关确认的援建模式。这个模式使援建工作迅速展开,调动了各方力量,得到江油市和各省辖市的认可。

  去年11月,温家宝总理第六次视察灾区时提出加快灾区恢复重建,四川省委省政府、绵阳市委市政府决定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3年恢复重建任务,这对对口援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加快项目推进,省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优化调整援建模式,对第二批87个投资额较小项目采取“交支票”方式,由江油市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前线指挥部和各省辖市的前线人员负责对项目的进度、质量进行监督。其他17个重点工程,采取“交钥匙”方式,由我省相关厅局作为建设主体负责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江油市负责征地拆迁、前期手续审批并参与监督。这样更加有效地弥补了江油方面力量的不足,为加速推进援建工程提供了保证。

  再次扎实有效的工作推进规范项目程序,也是援建整体推进的有力保证。我们在与江油市委、市政府充分协调沟通的基础上,及时规范项目确定程序,在项目确定上充分尊重江油市政府意见,实践证明,现在的项目确定程序便于统一各方思想,便于江油市委、市政府统筹把握,便于突出重点,科学简明,便于操作,同时也有利于保证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实现。

  健全工作机制。前线指挥部成立之初就健全机构设置,明确工作分工,制定岗位职责,严格日常管理,坚持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创先争优、党费收缴等各项制度,保证内部高效运行;与江油市委、市政府建立了联系会议制度,每周定期进行衔接,协商具体工作,互相通报情况,督促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与各省辖市前线指挥部、40名挂职干部、援建各厅局建立了每周工作例会制度,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明确各方责任。在省政府与江油市签订总体框架协议的基础上,对每个具体项目,省前指、江油市政府、各援建省辖市及江油受援乡镇还签订了四方协议,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与江油市一起制定了援建项目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项目招投标规定,从项目行政审批、招投标、施工图设计、征地拆迁等施工前期准备到原材料供应保障、工程质量监管、资金拨付、竣工验收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记者: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各级参加援建工作的党委、政府都明确指出:要把对灾区的援建项目打造成“民心工程”、“精品工程”、更是“阳光工程”、“廉洁工程”,如何将灾区涉及面广、数量多的援建项目通过公开的招投标落到实处,在执行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制度作为保证,很想了解您们在实践中的宝贵经验。

  张国晖: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国人民和河南人民大爱无边的真实反映。我们深知肩负责任的重大。从前线指挥部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注重运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以及中央五部委《关于加强对抗震救灾物资资金管理的通知》精神,按照河南省政府和省纪委的具体指示要求,统一大家思想,教育党员干部,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廉洁自律意识、勤俭节约意识和务实为民意识,从思想深处筑牢反腐倡廉防线。

  以贺国强同志在中央抗震救灾物资资金监督检查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提出的“建立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19个省市与受援地抗震救灾物资资金监督检查的衔接机制,保证监督工作无缝对接,不出现断层”的讲话要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从前线指挥部设立之日起就建立起监督管理工作机构,成立了前线指挥部党委,下设办公室,同时还成立了省援建江油市抗震救灾物资资金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党委办公室与宣传教育处合署办公,其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党建、纪检监察工作,并具体负责抗震救灾物资资金监管的日常工作。

  针对对口支援恢复重建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头绪多、摊子大、标准高、要求严、物资资金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建立了5项对口支援江油市恢复重建工作制度,即:对口衔接制度、工作例会制度、项目建设制度、质量监管制度、请示报告制度。我们以坚持“一个统一”,建立“四个机制”,加强“六个监管”,实现“两个确保”为主线,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物资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

  坚持“一个统一”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把思想集中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关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物资资金监管以及加强反腐倡廉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上来,使大家头脑清醒,认识到位,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建立“四个机制”就是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程序监管机制、公示和社会监督机制、舆论监督机制。加强“六个监管”就是做到科学监管、依法监管、责任监管、民主监管、全程监管、有效监管。一是科学监管。就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恢复重建的物资资金监督管理工作,统筹兼顾,准确定位,突出重点,重点检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物资资金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等情况。二是依法监管。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实施监督管理,做到讲法、用法,依法处理物资资金和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比如在对招标过程的监督上,我们注重运用法律来办事。三是责任监管。依据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建立了物资资金监管责任制,做到谁牵头,谁主抓,谁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共同向灾区群众负责。四是民主监管。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程序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向社会公开举报监督电话和电子信箱,强化公共监督管理。五是全程监管。注重建立“封闭式”的监督管理体系,形成环环相扣,层层衔接,不出现断层,不留有空档的监管格局。六是有效监督。建立情况互通,信息共享,多方协调,简洁有效的物资资金监管机制。坚持预防为主,注重把监管的重心前移,着力提高预防物资资金安全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两个确保”就是确保物资资金管理的绝对安全,达到无违纪、无案件的目标;确保援建工程项目建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

  我们和江油市政府就灾后重建工作有个共同的承诺,就是要做到:为江油人民管好每一分钱,用好每一分钱,以实际行动和良好形象坚决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而又艰巨的援建任务。去年11月26日,四川电视台就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记者:“‘输血’是为了应紧救急,而增强‘造血功能’才是长远之计。”河南省委副书记、对口支援江油市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全国曾如是说,并提出在江油开发区建立河南产业园区,动员多家优势企业到江油投资兴业。陈指挥长如何看待两地在产业优势互补上的兼容性。

  张国晖:我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谈过,目前江油产业园区已与河南省9家企业签订11个产业发展项目,总投资达10.5亿元。其中不乏我省如双汇集团等优势企业的身影。

  通过援建工作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搭建起一个良好的招商引资平台,这对江油市长远的经济发展无疑将起到“引擎”的拉动效应。就江油市的产业结构而言,在特种钢材、矿山机械制造方面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在保证自身主业优势的同时,通过产业园区的辐射作用,以市场经济运作手段为根本,尊重人才,必将形成多业并举、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格局。

  记者:您于去年5.12后不久到达江油至今已有半年时间,从百废待兴的土地到如今看到新建的异地家园,我们很想了解您经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后三年重建的规划以及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江油援建工作的步骤落实,在您心目中,2010年的江油将会以怎样的新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

  张国晖:是啊,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都快一年了,这也更使我们感觉压力颇大。作为一名参加援建的普通党员,在灾区工作的日日夜夜里,客观的讲,我切身体会是如果没有党的坚强领导这一根本、没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为保证、没有党员干部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任何人在灾难面前都只能是渺小的,而今天,如火如荼的重建工作在各个灾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就河南省而言,从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累计参加人员达15000多人,9800万中原儿女为灾区捐款、捐物价值近亿元,我们在抗震救灾和对口支援的实际工作中也切身体会到,四川省委、省政府,绵阳市委、市政府和江油市委、市政府工作是得力的,为我省对口支援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方便,他们扎实的工作作风、振奋的精神状态值得我们学习,川豫人民也在抗击这场特大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2009年是完成对口援建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贯穿援建工作全过程,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点工作。一是加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坚持例会制度,及时掌握工程进度,注重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与江油方面的协调沟通,督促有关工作的落实,积极推进工程进度。确保第一批项目在今年9月底前高标准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学校项目8月中旬前交付使用;第二批项目在2010年地震两周年前建成。二是加大监管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按照法律法规、项目管理办法和项目建设四方协议,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切实履行监管责任。积极配合乙方对工程招标、投标、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财务管理、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安全,确保体制上安全、管理上规范、操作上简便、监督上透明。三是加强建设永葆队伍活力。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强有力的党建工作推进重建工作顺利进行。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继续教育和激励一线干部职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保持扎实勤奋的工作作风和朴素严谨的生活作风。

  我曾在向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汇报工作时提出,“要让灾区人民满意作为我们援建工作的最高标准”!而徐光春书记、省长郭庚茂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南援建工作不仅要让灾区群众满意,更要向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大众交上一份满分的答卷”。从“满意”到“满分”的跨越,我们所有参与援建的同志们还需不懈努力,日益深耕。我们有理由相信:“太白故里”的浓浓诗韵在融入“少林遗风”的侠骨豪情后,必将绽放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印象·张国晖

  □  李丙驹  

  与张国晖交谈很轻松,他笑容亲切,语气温和。

  与张国晖交谈也很“困难”,因为我们作为来访者居然无法使被采访者的言辞“出彩”。

  作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河南省援建前线指挥部的最高长官,他自去年5月21日肩负着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重托,本着“一切为了灾区明天”的使命来到重灾区江油,带领将士们在满目疮痍的“伤城”上重建异地家园,我们“主观”地认为应该能听到中原人氏的壮言豪情。然而张国晖指挥长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谦虚、理性、低调、务实是他留给我们最直接的印象。

  在他看来,自己本质上就是参加灾区援建的普通一员,只是分工不同而已。作为指挥长,如何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灾区重建的大政方针以及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口支援江油市各具体援建项目的要求落到实处、贯穿细节,既是所肩负的使命,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所以,张国晖可以随口告诉你百余项工程中某个项目的施工进度,也可以准确地解读所涉及到的资金数目。因为这一切他都了如指掌、成竹在胸。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曾说,“团队领导者的作风往往决定着团队所体现出来的风格。”

  张国晖认为:今天的援建、重建工作就是为灾区明天的发展夯实基础,发展是硬道理,但比发展更硬的道理是客观规律,如何实施“科学援建”、“和谐援建”是河南省援建工作始终在实践与时间中不断探索的主题。

  张国晖很繁忙——“管理无小事”!尤其像灾区重建这样一个涉及面广、事物繁杂的系统工程,从面到点再从点到面,事无巨细。作为被访者的他不时被电话打断表述……

  张国晖也有内心酸楚——前线援建指挥部宣教处处长姚毅告诉我们,“张指挥长本身患病在身,且因赴异地援建也无法照顾同样患病的爱人,而他对这一切从不顾及,和我们在灾区同吃同住同战斗……”

  张国晖更很洒脱——“认识矛盾,解决矛盾,领导管理工作无外乎于此。”

  这让我想起松下幸之助的名言——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必须成为哲学家!